第 193 章[第1页/共5页]
信定时达到,第二天赶巧就是李二陛下寿辰。
以是,很多人都把冬衣退了返来,只要家里添了丁的人才留下新送去的冬衣。
这但是滕州弄出来的新奇事物,他们得写信去给亲朋老友摆显摆显!
本年的寿礼他也筹办好了,一套嵌着金丝的特制邮票,阎立德作画、褚遂良题字,保藏代价极高,你如果想用来寄信,当然也能够,不过得防着别人把它抠下来顺走。固然他让人做了一千套,但,这是往外送的第一套,皇兄是第一个拿到的人,诚意实足!如果大伙看了想买,能够去买一套记念记念;如果感觉太贵,浅显邮票也能够来一套,固然没金丝,但也是阎立德作画、褚遂良题字,画儿都雅,字又标致,还能拿来寄信!
那统统离大唐还很悠远,李元婴也未曾和任何人提及那些可谓光怪陆离的气象。但是当他的马蹄踏在这条崭新崭新的平直官道上时,他感受本身离那统统稍稍近了一些。只要大唐的后代后代都能果断不移地朝着阿谁方向走去,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到阿谁将来去的,并且是遥遥抢先地到达。
另有些人则遗憾手札只通了长安方向,要晓得这年初交通不便,家中兄弟子侄如果出了远门,能够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都很难再见,如果全部大唐都有这么便利的路、这么便利又便宜的送信体例,哪怕见不到人,他们也能够经常通信一慰久别之情!
所谓上行下效还是有事理的,李泰和李元婴不太对于,李泰的使者也看李元婴阿谁忐忑不安的使者不太扎眼,开口调侃:“传闻这么多藩王里数滕王殿下最敷裕,如何只给陛下献这么点东西?几张薄薄的纸就拿来当寿礼,把陛下当甚么了?”
这类来回驰驱的苦差事之前很多人不肯意干,但现在门路通畅,邮差报酬又非常优厚,他们媳妇儿还能接管培训到邮局事情,坐在柜台前面卖卖邮票、指导指导想寄信的人,既面子又赢利!等他们干完这几年必定能够攒下一大笔钱给儿子娶媳妇、给女儿添嫁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元婴对劲了,兴冲冲地封好叫人连着那套金丝邮票送去长安。
滕州人大多已经晓得邮票邮差都是甚么意义,摩拳擦掌筹办体验一番,归正邮票又不贵,少吃一口肉能寄个好几次了。
入冬后李元婴亲身点名见了各家炭行的当家人, 要求他们精炭可着劲涨价没干系,浅显炭不准抬价,得让百姓用得起。均衡完炭价, 肯定没人用心哄抬代价,李元婴又照着前两年的常例叫人把鳏寡孤傲、将士家小的名册送过来,构造人手挨家挨户送碳送冬衣, 不能叫他们过不了冬。别的处所他不晓得, 他只晓得滕州境内不准有冻死的人。
唐璿自是带人一番鼓吹,先是说李元婴给将士家小送衣送炭,在滕州从戎后顾无忧、阖家安康,又说李元婴教养有方,封地的百姓也都是有知己、知戴德的,不然一件冬衣拿去卖了能换很多米粮,谁会主动还返来呢?
这五十个借调来的人也不是全都心甘甘心过来的,可伸手不打笑容人,李元婴对他们这么热忱,他们也不好摆冷脸。
眼下沿途驿站外的邮筒都设置好了,专门培训出来的邮差和良马也束装待发。如果手札多的话,他们还能够让专人来收、用马车来拉!每个邮箱中间都守着个老夫子,他们不需求做重活,只需求给寄信人解释一下如何操纵和定时开锁让邮差取走每天的函件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