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二月[第1页/共3页]
他换了常服,一身道袍萧洒俶傥,衬着满头银发似神似仙,这般万里挑一的人,眼下却如凡尘俗子情根深种,抱着她问:“还觉着晕么?昨儿夜里没见发热,勿要几次才好。”
梦,到此为止。
“嗯,那就好。”他略微沉吟,转过脸来又赶上一旁笑呵呵看大戏的景辞,忍不住捏一捏她鼻头,瞪眼,要竖严肃。无法她肆无顾忌,笑得更加对劲。而他是中毒是呆傻,莫名的也陪着她一块儿笑,光阴留下磨难,你却将磨难过成了蜜糖。她俄然间想起某年某月,在他沉沉如许的目光下,她曾果断地说过“有凤卿陪着,我甚么也不怕。”和顺而刚毅。
“好了好了。”半夏赶紧答话,“嫩吃能睡生龙活虎。”
在床上养了小半个月,景辞终究能让人扶着下地走动。这一日筹算正端庄颠末节,将半夏叫到屋里来,摆上案头一面说话一面捏面条,半夏没了左手便只在中间递递东西,接一接话。瞅着木棉手里的面团说:“郡主可晓得,这东西另有个诨名儿,叫‘顶门棍’,乡间人说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承平,都城里都过的好日子,说这是年节里大师伙儿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当下就开端干活过日子了。”
半夏道:“可别说,就这搅团也有说法,另有诗呢!”
杨柳儿赶紧来劝,“半夏姐姐可千万别哭,这大好的日子,好吃好喝的,该欢畅才是。”
仲春二吃过一顿百姓家最平常不过的手搓面,两小我对着桌坐下吃得闷不吭声,过后陆焉拉扯领口,竟吃出了一身热汗。放下筷子感慨,“这面条好吃得很,面汤也鲜甜,早几年怎不见仲春二的时候吃这个,可见厨房都在躲懒。”
景辞手里捏着一块面团,揉出个圆圆虎头模样,笑笑说:“你可别夸她,她此人听不得好话,人说她三分好,她就能听出七分美来。瞧瞧,尾巴要翘到屋顶上。”
景辞笑笑说:“可别,这东西若不是我听着好玩想弄了吃,这辈子也没人敢摆上桌让提督大人伸筷子。气候凉,多放了些胡椒辣子才吃成如许,不过出了汗身上倒是松快些,肚子里也发热,比平常那些邃密玩意儿风趣些。”
景辞点头道:“你放心,我好着呢。不过是提及梧桐与白苏两个,内心难过罢了。”
第九十章仲春
夜里她可贵早早入眠,干枯肥胖的身材也垂垂养出几分好气色,汗青已然翻过一页,京师战乱,太和殿的大火悄悄成为发黄老旧的故事,今后大人们用来恐吓不肯早睡的孩童,或许会讲上这么一个惨烈又短促的故事。
木棉擦了擦手,立在一旁低声道:“原也没筹算瞒着郡主,大人叮咛过,郡主若问起,奴婢们便尽管照实说。梧桐姐姐下山去城外营帐想找大人求救,不成想走错了方向,承安门外是自西北前来驰援的大同总兵麾下副将郎玉芝,那人治下不严,领的是贼兵惯匪,一起上干了很多□□劫掠的乌糟事儿,赶上他们,也是梧桐姐姐命不好…………”上面的话不必多说,大家都知乱世浮尘,一个女子赶上兵匪还能是甚么了局。
“仲春二,龙昂首,大师小户使耕牛。”新春伊始,大地解封,阳气回笼,春耕将始,恰是运粪备耕之际。皇家按例要去天坛祈雨,不管眼下是如何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朝廷社稷,都要觍着脸求老天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灾大难过后,坍塌的围墙与破陋的屋顶将将修出个囫囵模样。一家家道贺劫后余生,新节将至,要吃“鼓撅”“搅团”又要炒豆子惊龙王,人返来,又是一座繁华喧闹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