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明史》[第1页/共2页]
白天之事,不过平常小事,眨眼即忘,两人回到分舵,天气暗沉,便先做歇息,等李力世返来复命。
“总舵主,约莫半月前,鞑子军丁有所行动,不过现在,却又循分下来,部属派去诸多弟兄,未能刺探到丁点动静,故此没有在乎。”‘早退’的马超兴说道。
萧谙凝眉思考,李力世坐上椅子,仍自不住气呼呼地喘气。“总舵主,此人该重罚。”袁啸劫冷声道。
中年男人旁若无人,沉浸在本身天下。“贾秀才,饭都吃不起,还舍得费钱买书?”
萧谙挺身而起,做了个总结,便表示世人散去,各堂香主云里雾里,萧谙既不挑破,他们尚存胡想。
“啸劫,去唤八堂香主前来。”萧谙望向身侧袁啸劫。袁啸劫领命而去,待得半晌,人已到齐。
第三日,累死几匹骏马,李力世定时赶回,可他面色沉黑,手指微微颤栗,仿佛心中有着极大火气。
“哈哈。”萧谙大笑出声,几人迷惑不解,萧谙不做理睬,书死人活,恰好有人能读到,书死人死。
“禀告总舵主,部属连夜赶到扬州,那李九溪在分舵大摆宴席,部属问他为何不回总舵主之命,李九溪迷惑道:有这回事?怎生无人禀报?部属信他三分,出言传令,那李九溪痛饮一壶女儿红,笑道:鄙人这几日传染风寒,身子衰弱,实在不能受命。部属诘问他为何还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那李九溪耻笑道:体虚则补,李代香主不知?部属见他漫不经心,尽说屁话,大怒难当,哪只那李九溪再道:鄙人实在不便走动,还请总舵主亲身来此。岂有此理,的确岂有此理!”
萧谙扫视厅内,莲花堂香主蔡德忠,洪顺堂香主方大洪,家后堂香主马超兴,玄水堂香主林永超,宏化堂香主李式开,黄土堂香主姚必达,参太堂香主胡德第,赤火堂香主古至中,尽皆落座。
李力世满脸涨红,不知是确切被气到,又或是在萧谙面前,一表忠心。
“这,总舵主,你一去七日,未有动静传出,李力世兄弟才请命,何况……”
蔡德忠见得两人面色宽裕,赶紧进言,但他话不说全。“甚么何况?”
袁啸劫体味萧谙意义,他取出大锭银子,能抵数千碗馄饨,托付于老板手上。
“三十多了,还孤身一人,谨慎今后没人送终,趁着有钱,从速把婚事办了。”老板闲操心。
“对啊,总舵主,马兄弟所言非虚,鞑子这些年隔三差五,就会异动,兄弟们见怪不怪。”
“君子不受嗟来之食,还请两位兄台收回。”贾秀才傲骨在胸,貌似并不承情。
“唉,你这秀才。”老板摇点头。“不知你走了甚么运,朱紫互助,你我一人一半。”
萧谙面色舒缓下来。馄饨上桌,味道非常不错,萧谙不住点头,看得袁啸劫面带浅笑。
“妙极,妙极,这本《明史》字字珠玑,能够一观,实乃大饱眼福。”
贾秀才连连称是,不竭点头走向家中,内心策画着,这些钱,可否买下书海中一滴水。
“谁让你叫‘假’秀才的?我是真秀才,这饭能够不吃,书不能不读。”贾秀才点头晃脑。
“啸劫,同我出去逛逛。”两人来到福州大街,随便找了家路边的馄饨摊坐下。
“这?真的行?”贾秀才口舌枯燥。“拿着吧。”老板掂了掂,从馄饨摊取出几大串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