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圣旨到[第1页/共3页]
还没散席,二门口当值的婆子急仓促的奔了出去,喘着气禀报:“老将军,宫里,宫里来人了,圣旨到!”
圣旨?苏老将军呆了。
苏老将军内心涌起了股浓浓的暗影来,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但这圣旨还得接,忙叮咛婆子去叫苏安去安排。
“这如何……”苏君瑜想反对,被苏君琛当即捂住了嘴巴。
谢恩?皇上还等着他谢恩?
眼下,事隔十四年来了圣旨?这是要命的旨意来了?
“是的,说是让您另有释少爷去接圣旨。”
这下,连卢老夫人也坐不住了,出声道:“老太爷,这么多年都叫风俗了,一时之间也难以改口,君释就叫释少爷,别的人还还是,免得出错。”
来的是皇上的身边的刘公公,一看到他们就哈哈笑着站了起来,手里高高的托着圣旨,苏老将军与苏君释跪在地上,刘公公恭敬的展开手里的黄绸,声音清澈高兴的念叨:“奉天承运,皇上诏曰,大将军苏启明军功赫赫,特加封为一品镇国大将军。苏君释军功累硕,封武略将军。钦此!”
不得不说,苏老将军本相了。
苏老将军梦游般接过圣旨,恭敬的捧着转给了苏君释托着,一把抓住刘公公,满脸带笑:“刘公公辛苦了,请中间喝茶。”他使了眼色,苏安缠住了别的的几位公公。他生拉硬拽将刘公公拖到中间,悄悄的往他手里塞了个荷包,低声问:“刘公公,这犒赏……”他更想问的是,皇上是脑门哪儿被撞了,如何会想起他来了。要说十年前,他还以为本身的军功,别说是个一品镇国大将军,就算是封个候也是理所当然的,现在他只图安然和顺。
听到这个动静时,他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瑞王是他同母亲弟弟;曹家是元后母族;淮阳候府手中握着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马;左思翰是他潜邸时就跟在身边的,最得他信赖的亲信,晓得他九成九的奥妙。这四家如果借着苏家成了一体,那是想要干吗,拉他这新皇上上马不成?
手中兵马多了,权势大了,心就大了,时不时在朝堂上逼他立二皇子为太子。
十年前苏老将军大败了北狄,但近几年,东蛮一些小部落又开端蠢蠢欲动,屡犯边疆。苏君释在反击战中,立了头功。当捷报摆在龙案上。皇上看了捷报,发明苏君释出自辽城苏家,那不就是苏启明的家属!
五家打压的结果,也在这十年里垂垂冒了出来。被他搀扶的刘家
苏老将军想了想,也没有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苏老将军穿戴整齐,带着穿戴工致的苏君释去二门口接旨。
刘公公悄悄捏了捏手里的荷包,荷包里硬硬的,个头不大,估计内里只要几块碎银,连别家打赏的零头都不敷。他想起临来前皇上的叮咛,赶紧将荷包收好,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低声表示道:“苏大将军,跟咱一起进宫吧,皇上还在等你进宫谢恩呢。”
因而,就有了那一纸迟来的封赏圣旨,并且表示了宣旨的寺人,让苏启明进宫谢恩,他好仔细心细问清楚当年的事。
十四年前,他可算是立了惊天之功,可回到都城面圣,只是获得了皇上的几句口头表扬,以让他回府养病为由,把他调职回京等待封赏。成果封赏没来,京都里风声很多,说甚么有人与敌勾搭,上头各种查证,然后拖了一年多就没有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