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五章 规矩多借口多[第1页/共3页]
“沏壶茶,果子就算了。”李文梁忙紧接笑道。
想当初,那位老睿亲王爷让江南丝绸行一体征税,将他们江南本来星罗棋布、富强非常的小织坊扫落得一干二净,乃至江南民生凋敝,这位世子爷俄然对丝绸行发难时,他们都想到了那位老睿亲王。
“真是小事儿,我就是怕曲解,想来想去,还是我们劈面说一声最好,免得起了曲解不是,我真没别的意义。”于承福再解释。
大成殿前的学子们顿时精力起来。
这天又是旬讲的日子,大成殿前的台阶上摆着只厚大的蒲团,几声铜磬声以后,尉学政沉着脸,上了台阶,坐在蒲团上,开端讲课。
阿武跟在李小囡前面,将手里的提盒递一只给雨亭,再递一只给梅姐,“都是点心,有鹅油酥,刚出炉的,梅姐从速尝一个。”
李金珠和李玉珠都出门在外,看着开织工书院,赊织机收粗布等等。李文梁和李学栋、梅姐、王雨亭四小我一起吃了晚餐,喝着茶,和李学栋说了好一会儿话,院门口传出去阿武的喊声,李小囡返来了。
“那我们得从速。”于承福端起杯子,抬头喝了茶。
“这么焦急过来这里,出甚么事儿了?”李文梁直接问道。
“都赶在我们前头收茧子了,明摆着有别家。平江城多的是聪明人。”李文梁很迷惑。
“于行老尽管讲。”李文梁跟于承福打过几次交道,晓得他凡事想很多,并未几说话,只笑着表示。
“那我走了。”李文梁舒了口气,扬声和梅姐说了句,出门归去。
于承福坐在采莲巷斜劈面那间茶坊里,时不时伸头看一眼门口,看到李文梁出去,仓猝站起来迎上去。
“再沏一壶茶,摆几碟果子。”于承福叮咛伴计。
平江城。
尉学政沉着脸,缓了缓,接着讲,讲了没几句,又错了!
伴计看向于承福,见他点了头,只沏了壶茶送过来。
“一点儿小事。”于承福陪着一脸笑,看起来有几分难堪,“极小的事。”
司业紧走几步,坐到那只蒲团上,用力咳了一声,大声念起来。
“不是我这边收的。”李文梁立即接话道。
关于尉学政的愤怒,说法不一,总结下来以下:
坐了满院子的学子们镇静起来,伸头探脑,竖起了耳朵。
“问了,说向来没见过,一斤压下去两个大钱,说是不卖给他们就卖不出去了,还说织坊都歇工了,没人收茧子了。倒是个知根知底的。”
学子们怀着心机,出了学宫,各自归去。
司业念完了讲稿,一声铜磬宣布散学以后,学子们镇静的站起来,你找我我找你探听八卦。
第二种,说是因为蒋漕司扣减了学宫补葺的银子,尉学政跟蒋漕司吵了一架,没吵赢。
“就是收茧子的事儿,一丁点儿小事。明天我妻弟到左家集那边收茧子,到朱家村,说是茧子已经被人收走了,就是件小事儿,我就想着……”
尉学政呼的站起来,招手叫过站在中间的司业,将那叠纸塞到司业手里,回身往大成殿出来。
“就是想不出来,才请你出来筹议筹议这事儿,会不会另有别家?”于承福也拧着眉。
“好。”于承福承诺一声,和李文梁一前一后出来,一边往家走,一边策画着另有谁能派出去收茧子,他得增加人手了。
尉学政又失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