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五代龙腾》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心有雄图才难符[第2页/共3页]

“好,本日你二人俱在,为父心中欢乐,临时非论国事!弘冀,数月未回抢先至你母后处问安,从嘉陪你大哥同往,晚间朕便摆驾毓秀宫与你兄弟及皇后一道共叙。”李璟说完便命内臣摆架养心殿稍作安息,李从嘉则陪着大哥一同去拜见母后!

起首便是朝中党争,帮手李弁登基的宋齐丘等人一力主张战而发兵,安宁天下,而北方迁来的名流韩熙载一派倒是保护先帝的遗言,睦邻友爱,待机而动,李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难以压抑朝中这两派力量。其次中主虽无雄才,却有同一之志,惜乎柔嫩寡断,当年闽海内哄,宋齐丘不待他决定便蹻诏出兵,厥后还言道雄师已发不成退,李璟竟然也就听之信之,最后先胜后败,徒耗国力!最关头的一点就是他不善用人,时人评价南唐政权时曾道:“朝无贤臣,军无良将,忠佞无别,奖惩不当。”这才会有淮南之败,南唐之衰,厥后又开端一味哑忍,应当说当皇位传到李从嘉手上时已经是个烂摊子了。

李从嘉与李弘冀二人在勤政殿门前等了约有半盏茶时候,才有几人从殿中走出,内臣也立即入内禀告,只见为首一人一头白发,脚步沉稳精力矍铄,行动之间既有威势,此人便是南唐的建国老臣,帮手先主李弁禅位杨吴的宋齐丘,现为威国公,弟子故吏满布朝中,亦是李弘冀最大的支撑来源,而这个当朝名臣李从嘉亦是头回得见。

烈祖李弁在位之时励精图治,开疆僻壤,善待百姓,多无益民之策,兵锋所指战无不堪,南唐极盛时有三十五州,地跨大江南北七省之地,复员广宽;后则根据时势,睦邻和睦,使得民生充足,政治经济文明都极其发财,天下士子多有慕名来投者,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当中建立了一个富强的净土,都城金陵也成了当时最为繁华的都会。

“皇叔相赠的天然是极品,小侄今后还要再向叔父讨了。”李从嘉笑道,言语当中也带上了一丝少年人向长辈撒娇的意义,李景遂在大哥面前向他示好,本身有所顾忌反而会落了行迹,倒是一副少年人的心性才更加天然,此中亦包含着让李弘冀不敢轻视本身之心,不管他是否故意与政事,可将来外封有了实权对谁都是有力的臂助。

“儿臣拜见父皇。”进得殿来李弘冀李从嘉皆是上前深深一躬,面见皇上并不是都要行膜拜之礼的,普通而言只是在大朝和祭奠之时才会如此,归正有李弘冀在前,李从嘉只需有样学样便可。施礼之前亦很快的打量了一眼,只感觉父皇仿佛苦衷重重,且面有病容。

“老臣见过两位殿下。”见到李弘冀与李从嘉二人在殿门前等待,宋齐丘与陈觉都是上前见礼,只不过后者尚且礼数殷勤,前者就只是微微一欠身,且威国公的话语多数还是冲着吴王李弘冀说的,或许在他眼中李从嘉不过一个风骚皇子,并不值得他过量的正视。

因为圣旨的存在南唐一向未立太子,起码在汗青上李璟没有对李景遂起过杀心,厥后恰是吴王李弘冀在一干大臣特别是宋齐丘的支撑下权势收缩,皇太弟李景遂就自但是然的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之间环绕皇权的争斗汗青上没有明白记录,但成果倒是李景遂本身上书请辞皇太弟之位,改封吴王,李弘冀这才被立为太子,明显在这场皇权之争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不过他毕竟没有放过李景遂,登基东宫之初便将之毒杀,而就在李弘冀登基的那年倒是暴病而亡,内里颇多蹊跷之处,李从嘉这才以太子监国,最后身登大宝,改名李煜。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