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3章 吴中大儒[第1页/共2页]

头簪玉骨,一身儒袍,外罩淡青纱衣,玉面熟辉,儒雅中微带几分傲然。

“想那些所谓的仙门圣地,虽是自恃出尘,孤芳自赏,但也算是不学有术,也多遣门人弟子出世,在那监天司中为国效力,”

众学子越说越镇静,话题却早已经偏离了最后的方向。

黑须文士才对李、戴两人笑道:“文卿之言,虽是略有过火,不过也是有几分事理。”

他话一出口,其他人也纷繁点头拥戴。

黑须文士张嘴欲言,本想说该由他来请,只是晓得老者脾气,若他敢这般说,恐怕老者会起家掉头就走。

一名便是那长髯老者。

端的是一副好边幅,好气度。

“先生经验,门生自当服膺。”

“远有山南县令勾搭山蛮兵变,近有妖魔搏斗山阴,传闻就在上个月,城外就有个刘家庄聚起了数千暴民,公开与官府对抗。”

年青学子从速站了起来,见礼道。

却有两人相视一眼,暗自点头。

他名为徐文卿,乃是白麓学院的学子,还是此中的佼佼者。

黑须文士名朱元皓,是白麓书院的博士。

当然,这也确切是他的观点。

那黑须文士重视到两人神情,便赶快喝止:“够了!”

一杯饮罢,朱元皓满脸笑意,转头道:“文卿,你素有吴中诗冠之称,”

诸人齐齐举杯。

李东阳抚须笑道:“甚么扶摇而上?不过是风中残烛,稍放余热罢了。”

他不悦道:“此番东阳先生要赴玉京上任,恰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之时,我等在为在此先生送行,你怎好大放厥词,徒惹人笑?”

边上头发稀少的戴幼公笑道:“这治国平天下,自有朝中衮衮诸公,另有东阳先生这等贤人大儒,”

“对对!要我说,圣皇贤明,就该当免除百家,独尊我儒门。”

“有酒有菜,有诸位高朋共饮,后辈俊彦在坐,足矣,足矣。”

“此般愚民愚夫眼中,却只见得那甚么不知所谓的吴郡隐仙?的确是岂有此理!”

“东阳先生即将出吴入京,你可有佳作以送?”

他叹了口气,忧心道:“这今后啊,也不知会乱成甚么模样。”

“不然,即便法力通天,那也不过是枯木一株,顽石一方,于国何益?于民何益?实是当不得万民朝奉。”

又有人接口道:“不但是佛道之流,另有法墨阴阳那些不知所谓之人,学而无术,不走正道,不讲仁义,以各种邪说勾引世人,其流毒之甚,更甚于佛道。”

朱元皓可惜道:“只是吴郡少了东阳先生坐镇,恐怕此后要风雨难靖了。”

“迩来外族几次异动,吴郡南临诸越百蛮,内有妖魔为祸,另有那些不循分的暴民聚众反叛,借各路邪神之名,行不轨之事。”

“门生心忧,胸中不忿,不吐不快。”

“尔等不过是戋戋书院学子,怎敢狂论大道,妄议国之大事?”

边上一个与他熟悉的同窗朋友道:“徐兄所言不错,实在非止是现在,也不但是在吴郡,”

在场之人,除了那几位年长的文士,都是白麓书院的师长。

“现在大稷内忧内乱之象已显,陛下励精图治,合法用人之际,如果那位吴郡隐仙真如百姓所言,有这般大本领,正该挺身而出才是,”

刚好听闻中间门生大言,不由责备:“文卿,你刚才之言过于过火了。”

是南州文坛泰斗,天下闻名的大儒。

“乃至现在贩子当中,百姓遇事,多是只知求仙拜神,长此以往,必然祸延连缀,遗毒甚广。”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