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三郎发火[第1页/共3页]
转刹时, 兄弟两人消逝不见, 刘彻傻眼了。又过好一会儿, 内里传来马车声,刘彻蓦地惊醒, 不敢置信地问:“他, 他俩给朕甩脸子?!”
大郎笑了:“几个月不见父母和你们,我必定会想。不见祖父吗?很好忍。”
太子朝他屁股上一巴掌:“恋慕你挨揍吗?”
二郎:“弄到身上也没事,入夜看不见。”
刘彻见三郎掉头走人很活力,也就气几天罢了。雄师方才班师而归,刘彻也不好立即出兵清算周边小国,但他有让方士做药包。
“吃好了再换衣裳。”史瑶道,“二郎,别让四郎靠你身上,免得弄你一身葡萄汁。”
太子:“你扑我身上,我不揍你。扑你母亲怀里就是不可。”
“除夕啊。”三郎道,“除夕家宴,孩儿必须得去。”话音刚落,看到四郎抱着装有半碗石榴籽的碗往二郎怀里钻,“父亲别说孩儿,快看看四郎吧。”
太子:“不讲理也是跟你学的。”
小孩懵了,反应过来找他大兄。
“千真万确。”三郎的嘴巴很毒,大郎不想承认也得承认,他很怕三郎又说甚么“论修河我不如你”之类的话。
太子眉心一跳:“你筹算三年不睬你祖父?”
八月尾回到长安,大郎和三郎仍然没来看望刘彻。他俩不来,二郎和四郎也不来。刘彻搁内心骂几个孩子没知己,嘴上叮咛黄门令挑一些甘泉宫产的生果送去东宫。
“你要晾一晾祖父?”大郎小声问,“筹算晾多久?”
“孩儿也晓得母亲必然能猜到。”三郎就没绕弯子,“母亲,这事现在还不能让父亲晓得。不然父亲又得说孩儿不懂事。”
黄门令到长秋殿,正殿内只要史瑶。黄门令是刘彻身边人,刘彻不高兴,他们端茶倒水都得谨慎翼翼。这类日子三两天还好,三天两端来一次,无需黄门令近身服侍,他也受不了,就和史瑶说:“太子妃,大皇孙比来如何都不去宣室?是不是奴婢们惹到大皇孙了?如果是,务必奉告奴婢啊。”
“会不会和大郎、三郎有关?”史瑶问。
三郎看着他问:“怕太久忍不住?”
史瑶:“从你们返来到现在有三个月了,气还没消?”
三郎眉头一皱, 也有些不大欢畅,“那祖父就当孙儿甚么也没说。孙儿辞职。”
四郎急眼了,“你,你――”
史瑶:“未央宫送来的。”
史瑶装傻:“不会吧?我没听大郎讲啊。”
自从三胞胎会走会跑,每年端五节兄弟三人都会亲身给刘彻送角黍。本年端五节三个孙子没来,刘彻很奇特,使小黄门去刺探,长秋殿是不是没做角黍。
太子回到长秋殿还迷惑,忍不住跟史瑶说,“父皇明天真奇特,把孤叫畴昔,乱七八糟扯一大通,就是没说找孤究竟甚么事。比来没出甚么乱子吧?”
蒲月初七,太子没来上早朝,刘彻令人去宣太子。太子来到宣室,刘彻旁敲侧击发明太子甚么都不晓得,只能放太子归去。
“多谢太子妃。”黄门令心中一喜,随即辞职。
太子把石榴籽放碗里递给史瑶,“你俩筹算何时去宣室?你祖父不成能来长乐宫找你们。”
“五岁啦。”四郎接道。
“母亲不吃啊。”四郎道,“孩儿帮母亲吃。”
“父亲恋慕我啊?”四郎吐掉葡萄皮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