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银行和煤炭[第1页/共3页]
“好好干,我还等着基金到期了给你发红包呢。”
上市后,遵循 2007年5月10日盘中代价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公司净赚2419亿元中原币,不到一年时候投资收益6.6倍。
想到即将到手的丰富收成,刘志平眼神也变得等候起来。
不需求姜家做甚么,只要让对方晓得,就能减少大半的停滞。
特别那种举手投足间,从骨子里披收回来的严肃,更是成倍上涨。
巴菲特在5年后的2007年7到10月,全数卖出了中石油的股分,每股卖出价均匀为13.5港元,卖出总市值约为40亿美圆。
“你有掌控吗?”徐良问道。
近似木星基金就是三年。
到时候投资四大行就够了。
当然,这是税前收益。
手里的钱越多,投的项目越多,表示越好,他获得的回报就越高。
看着眼神炽热的刘志平,徐良不由笑了笑。
“你想募集新基金?”
如果基金的回报率能达到每年翻一番,那么汉华就能拿到全部投资回报的50%。
不心动才是怪了。
“老刘来了,快过来坐。”
庞大的塔吊,吊起水泥沙浆,以及各色修建质料,腾空而起。带着各色安然帽,穿戴马甲的工人,仿佛工蚁般在各色修建间进收支出。
徐良暗自点头,刘志平固然有野心,但还算沉着。
两相连络,但愿非常大。”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里,煤老板是富豪圈里最风景的群体,产生了无数茶余饭后的谈资。
“10亿美圆。”
太悠远了。
“帽子,戴起。”
“如果是之前,我还没甚么掌控。但现在汉华是环球最顶尖的私募股权机构,办理的资金超越500亿美圆,已然非同普通。
带着黑框眼镜,穿戴笔挺衬衫和西裤的刘志平身上披发着金融精英的气质。
看着兄弟基金,借着青龙基金和鲲鹏基金红利的东风,新基金动辄募资几十亿美圆。
那么刘志平的支出就能翻五十倍,也就是3000万美圆。
不过也不奇特。
当然,也是开辟范围最大的一期。
“徐总。”
就在这个时候,沃伦·巴菲特用伯克希尔悄悄买入中石油的H股,共投资了4.88亿美圆,买入了23.4亿股,每股买入均价约为1.6港元,占公司总股分的1.3%,成为了中石油第三大股东。
1.5亿美圆的20%属于基金团队就是3000万美圆。
徐良眼神中多了一抹思考。
并且,秦龙3号基金,200亿美圆全数投资中原境外上市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更是大头。
一亿的税前回报,汉华能拿20%,也就是2000万美圆,这2000万中20%属于基金团队。
但这类较着借势的事情,他不好直说。
“除了银行,另有别的吗?”
“两家银行你想要哪一家?”
徐良浅笑着点了点头。
能过十亿的除了国企,只要少数民企能做到。
下午在公司内部转了一圈,早晨聘请统统高层会餐后,第二天便没再过来。
“是。”
扣完税,也能剩下八百多万美圆。
带上安然帽,走进工地。
“还要详细谈一下才晓得。”刘志平道。
固然还未完工,但被绿色幕布包抄的修建,已经初现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