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铜镜[第1页/共4页]
但在他们之上,另有更加高深的境地。传说修士中的强者,更是能够驾龙乘云、翻山倒海,有诸般不成思议的大神通。
余慈毕竟没有超脱“凡俗三关”,他画符一样需求灵引。只不过,玄清是靠朱砂符纸,而余慈是用手中铜镜代替。
至于明窍境地,肉身上再没有甚么进境,但受真气滋养,人之神魂愈发强大,垂垂通了灵窍,有了些奇异的灵应。在此境地上,如果修为到了,再辅以上好朱砂、桃木之类的灵引,用之以符、术、巫等法门,那些呼风唤雨,叱雷引电之类的神通,也不是用不出来。
自此北去,不知多少万里,有千里之国,名陈。陈国有住民十万户,不信佛道,只坚信所谓“双仙”。双仙者,男仙紫雷,女仙赤阴,在陈国开宗立教,可呼风敕雷、腾云起雾,在陈国百姓眼中,与神仙无异。
当然,他能够绕过此观,或者在进门之初便直接撕破脸,在世人构成合围之前逃掉。但那般行事,又如何会像现在如许独占一个避风御寒之处,随便欢愉?
或许真有老天庇佑,以后数月,他一起躲躲藏藏,竟然逃出了陈国,阔别了双仙教的权势范围,双仙也一向没有追杀过来。但他已经不敢在陈国周边逗留,而后多年,他一起向南,行万里路,见地日增,才晓得天下之大,高人辈出。若目光仅拘于陈国一域,不啻于井底之蛙。
此六个境地,与气动、长息、明窍等“凡俗三关”并列,合为修行九关,但是二者底子不具有可比性,从通神开端,每上一个台阶,都是天翻地覆的窜改。
在此过程中,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周身窍穴,仿佛都受引力牵动,与泥丸宫模糊照应,息息相通。渐渐的满身气味联成一片,无分相互,以五脏元气为核心,构成更稀淡一点儿的雾气,满盈满身。只要脑部,明月光芒晖映,以泥丸宫为中间,四方四隅,九宫静澈,不为下方云雾所动。
不过,此人是好没胆气,余慈横在膝上的长剑,本是要在形迹败露时先发制人用的,却没想到直接将那厮吓软了腿。
这类装神弄鬼,蒙骗唬弄的手腕,余慈已是驾轻就熟,概因他本就是这类出身。当年他不过.岁年纪,方才存思引气,底子称不上修为,已在双仙教中号称仙童,周遭千里以内,信徒无数,受万人膜拜,比之玄清在这荒山破庙里充神仙,岂不高超百倍?
人们用这由低至高的六大境地来分别修士群体。
余慈笑得够了,也不再摆出那震慑群小的威风,径直寻了个最舒畅的姿式,倚靠在背后香案上,长剑就顺手放在一边。
妖物头颅滚了两下,刚好侧脸对着熊熊篝火,在火光映照下,赤红的眸子收回诡异的光芒,刚好被余慈看在眼中。说实话,他不喜好这个丑恶的东西,但是,方才他拿这玩意儿装模作样的时候,却发明此物手感甚是奇特,感受不像是血肉之躯,但是冰冷的肌骨外壳下,竟模糊有热力透出来。
气动者,为凡人打熬身材,吐纳导引,如此表里勤奋,生出气感,有“炼精化气”一说。
双仙绝大部分的时候,都在研讨所谓“长生术”,他们在陈国开宗立教的终究目标,也是为达生长生的欲望,为此,他们能够支出统统。
这倒不是不成能。
长息者,则是气感充分,构成内息真气,一呼一吸之间,便有绝大力量迸发,更负气贯满身,促进肉胎演变,这经凡人可寿延一甲子,活到一百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