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1页/共5页]
桥名子龙大桥。
除了说了一句真定县是龙潭虎穴以外,庆王再无多说一句话,直到告别而去。
吏部任命下来以后,夏祥又在京中逗留数日,将遗留题目一一措置安妥,方出发到差。观心阁未住几天,就又还给了连若涵,倒是让贰心安很多。不过连若涵却说观心阁今后会是夏祥在上京的府邸。
此时的上都城南五里亭,夏祥依依不舍向世人告别,即将离京到真定县上任。
不过夏祥也清楚,掌管吏部的三王爷决然不会大发善心为他安排一处能够轻松拿到好评政绩的去处,庆王既然说是龙潭虎穴,那么真定必定大有蹊跷。
因县府一处,统领范围堆叠,县衙所做决定,有能够会被府衙反对。如果遇到处处刁难的知府,身为知县会到处遭到管束,那里另有父母官的威风?
大夏建制,共一都四京二十二路二十府,一都天然是上京,上京位于四京之上,故名上京,因又是都城,别名京都。四京自不消说,相称于明天的直辖市。二十二路近似于本日的省,二十府近似于现在的副省级都会。并不是每个路都有府,只要首要的路才有府的建制。有的路会有两到三府,有的路没有府,只要州。
河名滹沱河。
“张兄说的那里话,进士不过是一个出身,知县一任也只是开端,报效朝廷为民请命,来日方长,何必计算一时短长?”夏祥既是安慰张厚,也是为本身壮行,“张兄他日必然大放光彩,成为国之栋梁。”
古往今来,皇权向来有“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吏治传统,“治官之官”向来为君主所倚重,而“治官之官”之最则非御史莫属。
在热河县任职知县,不但和热河州同处一地,有知县附郭之忧,又因是边城,另有保卫边疆以防敌国来犯之患。如此内忧内乱之地,比起真定县可谓一天一地。
“夏兄,一起保重。”沈包寂然正容,“知县实户口、征赋税、均差役、修水利、劝农桑、领兵政、除盗贼、办黉舍、德化民、安逃亡、赈穷户、决狱讼等,集军政、行政、民政、司法、财务于一身,位卑责重,事关严峻,此去真定,信赖夏兄上不负皇恩,下不负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通判品轶既不如知府,又小过知县,相差差异,恰是亦为大小相制之意。郑好年纪虽轻,便担负了通判之职,也是了得。
滕正元二甲进士,本来也是外放出去,担负一地知县,吏部遴派之时,恰好御史台御史空缺,他就被任命为御史,一时引发朝野颤动。
夏祥到差,前来送行者除了曹用果、曹姝璃和曹殊隽以外,另有张厚、时儿、沈包、滕正元、吴永旺和郑好等人。郑好是滕正元新交友的士子,也是本年大比第二甲第三名的进士。他来自西京河南府,长得浓眉大眼,个子中等,不胖不瘦,典范的国字脸,二十一二岁的年纪,神情气度自含安闲派头。
通判为知府副职,不过和从五品的真定知府崔象比拟,郑好从七品的品轶就相差了太多,还不如夏祥这个正七品的知县品轶高。不过通判虽品轶不高,权柄则是相称之大。
大夏在热河设州,划归京畿路节制。热河是为京畿路最北端之州,热河以北,便属蒙古路统领范围,也是大夏的边地了。热河非但是苦寒之地,距边疆也不过是两百里之遥,大夏虽承平多年,并无战事,但被大夏摈除到了极北之地的金国,贼心不死,不知何时会起兵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