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被允“参政”[第1页/共3页]
这过后被明宗得知,更大为赞成,因而下旨赐婚,韦氏女为太子妃。
十一娘当即聚精会神。
韦氏从三流世族一跃成为中上阶层,不能不说是端慧文皇后功绩,比拟这位女子,韦氏多少男儿黯然失容。
文皇后十二岁,其父迁任宋州长史,授管刑事,遇一案,本地有一富甲,商店多至数十,平常非常豪侈,却突生“不测”——富甲之父因暗入子宅,竟被儿子家仆当作盗匪重伤至死!当时此案在宋州甚为颤动,韦长史依《大周律》为鉴,以为家仆伤人至死虽当重罚,但是是因误觉得盗而并非用心杀伤无辜,论罪当减,富甲更是毫不知情,不当科罚。
文皇后在朝期间,不但整饬吏制、鼎新科举、完美律法、兴建水利,乃至发兵远征,将目睹大周帝幼而生觑觎之心邻国及时震慑,为武宗厥后灭突厥、征服高句丽等国扩大大周范畴奠定坚固根本。
柳姑丈这才觉悟过来,赶紧说道:“信弟不需自责,阿母早前所言,实让儿子自愧,四娘是我女儿,安然喜乐本应由我保全,反累阿母操心……莫说眼下儿子申明并未受损,即便受损,只要能为……能为岳丈一族讨回公道,又算甚么,阿母及两位弟弟大力互助,不吝搭上荣辱存亡,已经让誉……感念非常。”
说到这里,韦太夫人看向十一娘。
“也难怪你们,若非我与太后是一家姐妹,本来知己知彼,也实不料一介妇人,贪欲竟然惊世劾俗!”韦太夫人说道:“你们也都晓得,韦氏曾出了一个端慧文皇后,赛过多少子侄,无疑成为韦氏殊荣,但是,文皇后当年并非心胸欲望,文宗贺崩,幼帝稚龄继位,文皇后又有善断宽明之能,是以文宗遗旨由文皇后垂帘听政,帮手幼帝至成年亲政。”
柳家这三兄弟,向来体味柳正这父亲当年诸多荒诞行动,并深受其害,想到若非韦太夫人夺目睿智,目光见地非同平常,柳家哪另有本日这番盛景,不说其他,单说他们兄弟三人,约莫也都会成为纨绔后辈,这时势必会被太后掌控,说不定还自发得是妄自负大。他们哪会小瞧女子,特别柳少卿,更是“与有荣焉”,这时竟然忍不住说道:“伊伊,大母既如此信重,你更不能轻疏,仔谛听议,如有不明之处,底下再问阿耶。”那眉开眼笑模样,坦开阔荡毫无讳饰。
不过柳姑丈被这么一打断,一时健忘本身该说的话,反而是与十一娘独一数面之缘甚为陌生的柳拾遗毫不踌躇接腔:“累阿母与阿兄受牵,信甚忸捏。”
十一娘低头,她实在对柳少卿如许款型的阿耶适应无能。
见儿子们颇多惊奇,就连十一娘生父均宜也不免不测,韦太夫人却也不在这时分辩细心,只道:“虽这回保得四娘安然及姻缘,但是也只限此一桩半件,此后不定另有多少叵测风波,除你兄弟三人以外,只要三郎年及十五,其他子侄仍处幼年,女儿当中,我细心品度,也就只要四娘、十一娘眼下能担负一二。”
但是,文皇后却有别见——孝道为先,富甲豪侈,却不事父母,疏忽大人高堂衣食无着,富甲之父因天寒无衣,这才求庇亲子,却被豪仆当为贼盗殴杀!若非富甲不孝,试问仆人怎能不识主翁?若非富甲父穿着寒酸,试问又怎会被人当作贼盗?富甲虽不犯杀人之罪,却触不孝之逆,《大周律》定,不孝违逆者处斩,是以该当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