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望族权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71章 车祸[第1页/共3页]

王宁致祖父王淮准,这时并未致仕,任户部尚书,但是也相称于“虚衔”,只因尚书令为谢饶平,王淮准部属侍郎尽为谢党,他这个尚书就被确确实在架空,有他没他都不关要紧。但是,因先帝德宗甚为赏识王尚书才调,威名一时还没倒,再兼散位也于德宗时即高居二品特进,又因他年青时曾在灵沼置文馆聘请诸多文友经常切磋经史而著释书传世,世人眼下都敬称他一声灵沼公。

倒并非甚么要密,只是王淮准上谏“天子”――闻太后凤体违和,故令柳氏四娘祈福解厄,但是毕竟不算万全,太后安康事重,千万不能只信刘女冠一家之说,凌虚天师不但道法高深,更医术不凡,故谏言贤人诏请天师入宫为太后诊治。

只这件事情并非要紧国政,太后哪会动用政事堂班底,压根就没知会谢饶平与毛维等,只交给自家人韦元平兄妹筹办,这时也当然不会诘责谢相,她冷哼一声,直接命令让内侍去传韦中书,不想内侍却扑了个空,本来韦元平本日恰好休沐,而这一桩事,中书省两个侍郎即便来了含象殿,也说不清楚。

大周对于文武高官、王公贵族,不但答应普通递章谏言朝政,更能以密奏中转御案,内容并未过量限定,既能够是弹劾告发,也能够是族务纠葛乃至同僚间私家恩仇需求上请天子评断,这也是皇室赐与亲重之特权。

韦太后尚且不知宫外这几日以来被王七郎“同祈”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她只问得韦太夫人已经携柳信宜佳耦与王家筹议议定,王家也并无贰言,还道这事已经十拿九稳就此告一段落,这时一看灵沼公密奏,当然猜想到出了变故。

韦元平当然没有闲情逸志,局势刚有变故时,他就认识到不甚美好,可他当然也深知胞妹韦太后一贯脾气,若不能察出个子卯寅丑来,只急惶惑地禀说局势,怕是会受斥责,因此这几日忙着筛察那些一窝风起哄的士子有没受人勾引,察来察去却一无所获,又被韦小妹告之袁氏那番逼警,更觉大事不妙,正焦急上火策画如何交代,一见内侍来诏,情知太后已经发觉风声,他不敢违令,却也担搁了一下,没急赶入宫,而是先往义川王府唤上小妹一同:“太后一贯宠纵你,可得为阿兄多说两句好话。”

“大局为重,只要太后如愿正式垂帘听政,将来甚么面子不能找回?”韦元平话虽如此,却也不免气恼:“这事坏就坏在袁氏沉不住气,当初就不该让刘玄清与乔氏去探袁氏口风,真是多此一举!”

韦小妹一贯敬佩丈夫智计,这回固然也不会当耳旁风,但内心实在感觉憋闷,见兄长低头沮丧,忍不住恨恨说道:“我们有甚么错,要怪也怪王家人不识汲引,阿姐也真是,当年定夺也不知去了那里,王家即使是王谢,莫非比得过裴郑两族?若对阿姐不忠,留来何用,直接下旨问罪灭族便罢。”

若依韦小妹脾气,压根没把袁氏放在心上,是以当日虽得警告,她尚且安抚乔氏:“不过嘴硬罢了,给她千百个胆,也不敢真张扬开去,太后哪能容她诽谤假作犯厄好人姻缘算计一个闺秀?”哪知厥后听丈夫义川郡王一番话,竟是这事多数不成了,并且奉劝小韦氏,倘若太后诏见,不成再助乔氏。

关于密奏,政事堂诸相无权拆阅,本应原封递传御案,除非天子诏问群情评断,才能够晓得密奏内容,但是当灵沼公这封密奏递上时,却被尚书令谢饶平直接递往含象殿,呈太后拆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