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女娲篇——连开化佛[第1页/共4页]
世人穿过回廊,超出房舍,步入曲径,飘但是来,悠但是去。突破这安好,又带走这喧闹,仿佛未曾来;惊扰这灵脉,又留下这气味,亦似从未去。
在这来去的颠簸里,莲苞随莲叶和茎秆微微一颤,随即在红色的骨朵上,罩起五色柔纱,沙弥目不转睛的盯着这白莲,禅定中的他并未被这统统所打搅,淡如水的眼眸里,并未闪现出这五彩霞光,唯有这红色莲苞悄悄绽放,时候仿佛凝固于此,不知何时起,颠簸的池水变成逆时针方向的涡流,缓缓活动……
月至中天,四野喧闹宁静,涛声被山林反对,兽鸣为结界隔断,月光沿着九道清泉轻吟流淌,出现一洞的寒芒。光芒越来越涨,垂垂离开出泉水的依托,不再泄入池中,转而沿着升起的水幕爬升,进而又超出水幕,九道光自九个方向汇至洞顶,构成直径一尺的一片亮光,这团亮光并非静止,而是随下方池水活动的方向,呈分散式回环。这一聚一散间,不但增加了月光的亮度,更将洞中狼藉无序的光芒,有针对性的覆盖于池上。
在燃灯将余光扫向弟子的时候,世人也不约而同的谛视间隔水池不远处的沙弥,只见小沙弥盘膝而坐,周身云雾环绕,目光如炬却空旷凌然,已然入定之容。双目所映的白莲清澈通透,并无半点云霓,世人均是得道之人,天然深知现在的含义以及背后的凶恶,自当屏气凝神,鹄立察看,同时不约而同的暗运神力,封闭石室四壁,营建一个安定的结界以防打搅,毕竟这白莲自开天之始便生善于此,尽得天时天时之造,且生于这灵根善于这灵脉,本日成熟不知有多少垂涎之辈,故不成粗心。
月色洁白,自水帘传入,由池水散开,洋洋洒洒满盈出整洞的柔光。独莲含苞似雪,群叶清园如翠,九只泉流顺时针涡旋而来,却在汇入这池水后波澜不兴,一汪被皎白月色和地根灵脉感化成雾色的池水温馨文雅,水面铺散的荷叶和那暴露水面尺许擎起的莲苞安然自如、纹丝不动。
泛着月光白雾的池水,被这五彩染成灿艳的云霞,如梦如幻,使得本就飘然出尘的白莲,多了几分海市蜃楼般的虚诞。月将至中天,月华如炬,流入池水的月光照亮洞顶,流光般澄明的泉水,扑灭洞周四壁。任凭洞内炯明如昼,任凭池中水势回还,任凭水面华光灿烂,池中之莲自静然如初、等闲自如。只要花开时震惊着的四周云霓,悄悄透漏出它的生机和霸道。
与此同时,复归于清澈的白莲,与这团覆盖着沙弥的金色云团,产生了奇妙的共鸣。灿烂的白光,细若游丝,丝丝点入这朵金云,交相辉映间云团光芒大盛,缓慢的收缩又收缩,如此几次——约八尺高的云团,收缩至三丈来高,又缩至八尺高低,再由八尺高低收缩至一丈五六,在这即将收缩至本原之时,一声长啸划过山谷,自水帘洞天吼怒直入,复又透过结界,在洞中反响。啸声如电,转眼即至;啸声如雷,激起无数波纹。
白莲力道虽强,但似有无穷阻力在按捺她的绽放,在这将开未开之际,五彩云霞渐次融入这一池白莲,由强至衰,由衰至微,渐成丝缕,近归于无。池中逆时针活动的水流,也跟着五彩云霞的浓度,由快到慢。就在水流将停未停,光丝将消未消,莲花绽放将静未静之际,五道霸气非常的光柱,沿洞中夹道激射而出,齐头并进,势不成挡。飞至莲池上空时,如同碰到一面水晶墙壁一样突然停顿,各自浑身一震后,首尾相接的绕着莲池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