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征战百慕大(上)[第1页/共3页]
在内行人眼里,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在火力方面最大的亮点是用上了德国水兵翘首以盼的18英寸主炮,而在熟行人眼里,洛伦兹-iid型火控雷达才是真正带来质变的利器,它应用了欧洲最顶尖的电子探测和机器计算技术,不但实际数据极其刺眼,测试环境亦令人佩服,在碰到浓雾气候或夜间交兵时特别能够表现出它们的不凡代价。别的,雷达火控还首度应用在了防空兵器上,日耳曼尼亚级打消了以往德国战列舰帮助武备150毫米副炮、88毫米高平两用炮、37毫米高炮、20毫米机炮、12。7毫米机枪的五级配置,简化为127毫米高平两用炮、37毫米高炮、20毫米构造炮三级配置,操纵四套雷达火控体系对分为四组的12座127毫米双联装副炮停止射击指引,大幅度进步了防空体系的运作效力。
作为德国水兵以外最体味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技术数据的人,夏树亲至基尔鲁斯水兵基地并登舰观光。正式退役的日耳曼尼亚级因大幅度加强了电子和防空配置,其标准排水量从原打算的54108吨增加至55354吨,满载排水量呼应增加至62479吨,超出美国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成为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作战舰艇。
日耳曼尼亚级肯定设想计划,夏树作为德国皇室聘请的特别参谋全程参与;“日耳曼尼亚”号和“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号下水典礼,他均以盟国君主的身份列席;两舰海试期间,他多次前去德国列席技术集会……能够说,这两艘新战列舰的出世有他的一份功绩,但是回溯到评价新式战列舰需求性及技术标准之初,夏树对德国皇家水兵技术委员会的制作计划是持反对定见的,他试图压服德国高层将有限的资本和精力放在技术业已成熟的舰艇型号上,可惜威廉二世并未采取。因为德国水兵的军费投入已达到了当局在战役期间所能接受的极限,两艘日耳曼尼亚级的制作导致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四号舰打消制作,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预定制作的三号、四号、五号舰全数无穷期推迟――从亚速尔战役的过程来看,如果同盟国舰队的作战阵容中增加这四艘能力微弱的战巡,初期的战役不会打的那么艰巨,或许不必夏树脱手,贝恩克就能成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者。
1934年9月的第一个礼拜,两艘吊挂着吵嘴红色三色旗的庞大战舰驶抵爱尔兰西海岸的基尔鲁斯水兵基地,固然消息媒介事前获得封口令,对这两艘新式战舰的拜访不做任何报导,仍稀有以万计的公众闻风而动,他们从七十多千米外的利默里克乘火车前来,在基尔鲁斯水兵基地的安然鉴戒线以外苦苦蹲守,为的只是一睹“欧洲力量”的尊荣。
沿循自上一场大战结束以来惯有的双联装主炮配置,采取8门45倍径的18英寸主炮――这是克虏伯军器公司历经十年研发胜利的佳构。考虑到交兵间隔的增大,该型火炮自设想之初就肯定为中速标准弹计划,炮口动能较美国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设备的同口径主炮高出4%,单发能力完虐现役的各种16英寸舰炮,而新式液压式体系的应用包管了日耳曼尼亚级双联装主炮每分钟2发的最高射和主炮塔每秒4度的最大扭转速率,使得德国水兵的新式主力舰在火力和火控方面足以对抗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