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养将如鹰[第1页/共3页]
马士英得报后大惊失容,急调黄得功、刘泽清二镇向西进军,讨伐左良玉的叛军,这才导致南明驻防江北的兵力空虚,被多铎率清军长驱直入,直捣扬州。
占有在福建的郑芝龙具有东方最强大的海军,坐拥战船七百多艘,水陆将士八万多人,名动外洋,就连夷人闻其名尚且侧目,被授予伯爵勋位左良玉倒也没甚么好说的。但刘肇基被授予左都督、加太子少保头衔却让左良玉非常不满,乃至破口痛骂。
除了江北四镇以外,屯兵武昌,号称拥兵八十万的雄师阀左良玉被授予南宁侯,并犒赏从一品的太子少保头衔。
马士英拥戴道:“扬州危难之际,只要刘都督孤军驰援,足见其忠心,亦应当加以犒赏。”
朱由菘拍了拍脑门,“朕还不晓得刘肇基驰援扬州之事,有他坐镇扬州,林镇疆天然要退居其次了。”
弘光朝的五位内阁大臣当中张慎言春秋最大,本年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前后历仕万历、天启、崇祯三朝,资格最老。
左良玉的抱怨很快传到朱由菘的耳朵里,把这个驰名无实的天子吓了一跳,仓猝降旨加授左良玉为太子太傅,但还是不能让这个骄横放肆的军阀对劲,导致其与马士英、阮大铖产生了庞大的冲突。
张慎言微微点头:“马大人说的倒也有事理,那就遵循陛下所言,将林镇疆擢升五级,册封一个正四品的总兵官头衔吧?”
“江北四个武夫加上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与左某并列也就罢了,他刘肇基兵不过万,马不过千,算个甚么玩意?有甚么资格敢与左某并列?”
别的,手中握有兵权的几个总兵官也都获得封赏,比方郑芝龙、刘肇基、方国安、王之仁等,要么就被封为伯爵,要么就加太子少保头衔,最次的方、王二人也挂上了镇南将军印绶。
左良玉仗着兵多将广,一怒之下起兵造反,以“清君侧,诛马阮”为标语,带领“八十万雄师”自汉口解缆,乘坐数百艘战舰顺江而下,直取南京。
半月前多铎率十万清军南下,驻守淮安的四镇之一刘泽清不战而降,率本部五万人马投降,清军得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淮安,绕太高邮湖直扑扬州。
本年三十九岁的刘肇基出身将门,祖辈世袭批示佥事,是以他的起点非常高,甫一退隐便是个正四品的初级武官。
朱由菘即位后刘肇基自请参军效力,因为其资格显赫,朱由菘便授予其左都督、加太子少保的头衔,命他屯兵江北,帮手镇守扬州的史可法拱卫南京北大门。
此番仰仗着扬州大捷的功绩和春秋上风,将来首辅之争鹿死谁手难以预感,刘宗周、高鸿图二人天然也不会等闲获咎史可法,以是和稀泥才是最好的挑选。
“哦……本来刘肇基到了扬州啊?”
朱由菘闻言为之一振,抚须道:“嗯……马阁老言之有理,林镇疆功绩当然够大,但连升五级已是前所未有之事,岂可连升七级?”
“林镇疆功绩前所未有,统统悉听陛下定夺!”刘宗周躬身见礼。
马士英躬身承诺,“老臣这就去让翰林院拟旨,犒赏史可法靖忠伯、刘肇基毅勇伯,林镇疆擢升广陵总兵官、授明威将军衔。”
但现在史可法的身份是扬州督师,火线总批示,说他是个武官也何尝不成,更何况在这乱世当中伯爵已经不值钱,顺手一抓各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