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十三部州[第1页/共5页]
泸水:今雅砻江下流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玩滩四周。
清闲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四周地区归三个处所官别离办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地点临晋,今陕西大荔。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并州: 治所 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东莞郡:汉末设,治地点今山东沂水东北。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地点郯,后迁到彭城。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河间郡:偶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南阳郡:治宛城。
赤壁:普通以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广陵郡:治地点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统领。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冀州: 治所 高(hao)(河北柏乡县北) 辖区 今河北西南部。
荆州: 治所 汉寿 (湖南常德市东) 辖区 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沿。 益州: 治所 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 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兖州: 治所 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门路。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淮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建业:今南京。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北海郡:偶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