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弹劾[第1页/共3页]
“微臣觉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是做臣子的本分,我们都察院高低同仁,殚精竭虑,为陛下监察百官,不敢有涓滴懒惰,昔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本日镇武侯奉旨还朝,理应先进宫交旨,再回家享嫡亲之乐,但是他却眼中无君王社稷,只顾一己之私,竟然先行回家,过了一夜以后才来面圣,这类做法往轻了说是不拘臣子之礼,往重了说就是无君无父,如许的人即便功绩再大也不能重用,以是我等都察院监察御史分歧联名上本,弹劾镇武侯,望皇上发落”漂亮的中年御史并不惊骇皇上发怒,反而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说了起来,把中间的刘子光气得直翻白眼
不过此次林如海确切有点过分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也拿来参,并且事前没有和东林党的大佬们打号召,这让钱谦益等人也不大镇静,谁都晓得都察院是东林的权势范围,如许乱搞不但没法给刘子光形成伤害,还会影响他和东林的干系,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不过也有一部分死脑筋的东林人士,以为林如海说得极有事理,事不分大小,有错就要指出来,这是监察御史的本职事情,不但不能攻讦,还要嘉奖,朝堂上很快分红两个阵营相互辩论起来,闹得仿佛菜市场只要魏忠贤偷偷的嘲笑
朱由校点点头,没说甚么
“皇上圣明”林如海答道,他本来也没筹算皇上能治刘子光的罪,现在竟然罚俸一天,已经是超乎设想的胜利了,起码皇上承认了都察院的做法的合法性
事情是如许产生的,刘子光站在奉天大殿之上,意气风发的讲授了当日如何大闹北都城,如何绑架小康熙,又是如安在上万蒙古马队面前满身而退的,听得众大臣如醉如痴,瞠目结舌,刘子光小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听中午十二点的播送书场,甚么《杨家将》、《薛刚反唐》之类的评书听过很多,提及故事来很有田连元的风采,固然朱由校和魏忠贤事前看到过奏报,但书面的东西总归没有当事人讲起来那么惊心动魄、惹人入胜
朱由校挥挥手,魏忠贤扯起嗓子高喊一声:“寂静”然后就听到皇上不耐烦的口气在问:“刘爱卿,林御史所奏之事可否失实?”实在皇上也是明知故问,明天刘子光一返来动静就传到宫里来了,当时南宫太妃还说呢,这个半子好的很,晓得疼媳妇,朱由校也很替姐姐感到欢畅呢
本觉得灰尘落定,但是朱由校又说了:“今后镇武侯回京时可先回家歇息两日再交旨,这是朕特许的,今后都察院不要再拿这个说事别的再赐镇武侯江南苏绣三十匹,象牙三根,玉快意一个”
魏忠贤从速跪下请罪,不过眼中精光一闪,心中暗道:我从小把你看大,你是甚么人我还不清楚吗
送走了镇武侯,一向谨慎服侍稳定说话的魏忠贤瞥见皇上的神采略微有些不好,便劝道:“镇武侯乃是武痴,喜好保藏神兵利器,想必他是没传闻阿谁传说,不知者不为罪,皇上可不要见怪侯爷啊”
刘子光也很迷惑,心说我刚回家啊,如何又惹到这帮疯狗了?这个御史品级不低,应当是个副都御史,不过面熟的很,看他瘦长的身材,剑眉星目,三绺髯毛,脊背挺得笔挺,端的是位美女人
好不轻易被刘子光营建出来的热火朝天欣欣茂发的氛围被这位御史一句话就粉碎掉了,这也太煞风景了,人家镇武侯方才建立奇功回朝交旨,还被皇上赐了御酒,酒杯还充公下去呢,他这边就跳出来要参镇武侯,这么不识相,莫非是脑袋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