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二)[第1页/共17页]
第十期门生分为两批,设步兵、马队、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第一批于1936年6月16日毕业,总计940人。第二批于1937年1月毕业,计621人。
1930年5月在南京入校,建立参军生团,计712人。体例与原黄埔期间参军生团不异,而增设尉官班长,门生在学时候则耽误为三年年制。此中规定门生在学期限,第一学年为参军生教诲,使之了然军队糊口,熟谙军士以下勤务;第2、三学年为门生教诲,学习各兵科初级将校需求之学术及批示技术。并鼎新了传统的苏式和日式的教诲,采取德式教诲;规定各门生必须认学英、德、日三种本国语的此中一种。新的招生规定,须持高中毕业文凭方能报考,使门生在文明本质和教诲程度得以包管。在此期间,另有1932年3月续办的武汉分校门生,并归本校。因而原南京本校门生分步兵、骑辎兵、炮兵、工兵、通信兵五科,1933年5月毕业,5月20日停止毕业礼,毕业生505人,称南京八期一总队,原武汉分校门生则迟至11月毕业,计毕业生1240人,称南京八期二总队。两队毕业生合计为1745人。另一说为1774人。
除了这些军事法规外,黄埔军校还制定了《门生队门生遵循法则》,规定了军校学员在校期间应遵循的规律,如:门生聚散以号音为凭,不管何时何事一闻号音,须速往指定地点调集,不得借端迟延躲避;门生有变乱,只许向直领受辖之官长或值星区队好处陈述,以凭查办,不得越级报告,等等。对门生学习期满毕业也作了相干规定:门生修学结束后,应受毕业实验。合格者则分发各军充见习军官,期满后授陆军各兵科少尉,分歧格者降期补习。毕业实验由百姓当局或由本校派员构造委员会实验之。黄埔军校非常重视对于门生的反动捐躯精力的培养,在此法则中,指导了门生的风格养成:敬爱、刚烈、沉毅、诚信、勤奋、连合、从命、狷介、以及遵循号令,尽忠职务,保持名誉,大为甲士之根基。
黄埔七期门生,是1927年8月15日以本来校门生军和军士教诲队学员资格,经测验退学,计1400人,称为预科生。1928年秋,第八路军干部黉舍学员也并入本校作参军生退学,计800人。两类学员都于1928年12月经升学测验,转为正式门生。学习科目分为步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四科,并续开外语班,按门生志愿与程度,分英、法、德、日四班讲课。初期在沙河燕塘本校参军生部开学,1929年4月才迁回黄埔本校上课。同年9月10日,蒋介石曾以百姓当局名义号令将该校名“百姓反动军军官黉舍”再加上“黄埔”二字,称为“百姓反动军黄埔军官黉舍”。1930年8月停止毕业测验,9月26日停止毕业典礼,经测验合格毕业生实为666人,称七期第二总队。
第十七期门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0年4月15日开学。1942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527人。第二总队于1940年5月6日开学。1941年11月20日毕业于铜梁,计1374人。第三总队于1940年7月13日开学,1942年2月1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0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