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3页/共3页]
赵母看着自家老头子拉着粮食又返来,内心慌了很多,得知咋回过后,只感觉内心发堵,还觉得本年能多挣些钱呢。
待赵母送儿子出了院,关好院门返来,闺女已经回屋去了,估摸也是睡觉去了,便对自家老头子小声说道:“老头子,这事咋办?”
赵父看自家婆子在那唉声感喟的,看不下去了,说道:“你在那愁啥?他都想明白休妻了,挨顿打也值了。”
赵父迎了衙役进门,瑜娘天然是进屋看阿文,赵母特地去仓房拿了客岁自家酿的米酒出来,这是特地给这些衙役留的,赵母酿酒还是不错的,往年衙役喝了都颇是对劲,没有特地难为过她家。
赵良被瑜娘的话点的面红耳赤,实在坐不住,站起来讲道:“爹娘,我先归去睡觉了。”
赵父和赵母在一旁连连陪笑。
“哈,老嫂子家的米酒但是隧道,客岁差点没把我们兄弟几人撂倒,本年可不能在多喝了。”
“唉,去吧。”赵母暖和的说道,这会儿可不能在冷了儿子的心了,儿子现在内心指不定多苦呢。
赵良被赵母问了个大红脸,他之前为了李氏如何对爹娘的,现在在爹娘面前就有多惭愧。
不想不但田赋涨了,农户一年就指着这时候拿粮食换银子,往年一斤小麦三文钱收,本年却因为粮食多,贩子压价,压成了两文一斤麦粒,赵父推着一车的粮食进县城又拉了一车粮食返来,老城门的兵士熟谙赵父,看赵父把粮食原封不动的拉出来,美意的把赵父来之前给的几文钱又还返来了,大师过日子都不轻易。
赵家没比及李家人上门却比及了衙役上门,每年秋收完,官府都会派衙役挨村挨家收田赋,这些衙役是千万不能惹的,一个不欢畅,就说带来的斗不准,多要你半斗粮食,你也只能乖乖上交粮食,半点体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