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第1页/共1页]
瑜娘家的庄子是在上河村四周,之前的商户都是租给上河村村民的,现在上河村村民晓得庄子换了人家,不免要上门探听本年这田可还租不,佃租又是如何个收法。
这边打理的别扭了很多,赵母就过来了,瑜娘拉着她逛宅子,给赵母看的脸上直乐,庄子位置也不错,离县城只要半个时候的路程,娘俩找了一处亭子歇下,赵母说道:“我和你爹筹算搬到上河村,不知那可有像样的屋子卖没?”
本来就是买个山头筹办种漆树,却不想一山的好树,这还真是不测之喜了。
瑜娘这会儿做起了管家娘子,这庄子都是挨着庄子的,谁家庄子不带着几百亩地步,有田便要有人种,有很多人家凭借庄子自成一个村庄,根基如许的人家糊口都不是太敷裕,祖上没有田产,只能租地种田为生。
这伐了的树实在卖不卖都无所谓,就连树根对于雕镂的漆匠都有效,这么一想,这满山的树都还是有效的,对于两口儿来讲这地算不上宝贝,这山但是满地的银子。
王家柱叹口气,“等今后收了门徒,这打扫宅院的活就让他们干。”
这么大一个宅院,真靠瑜娘清算岂不是累死,两口儿现在兜里就几十两银子,买下人又感觉不划算,她们两又不需服侍,每月还要给人家发月钱,何必来的。
瑜娘捂嘴一笑,也不觉的没甚么不当,拜师学艺天然是要如许的!
眼看着就是春种了,家家户户都急得直上火,王家柱之前探听过了,那商户佃租收的是每亩三成粮食,他就按着之前的端方来,本来谁家租了多少亩本年还是这个数,地理位置还是稳定,与上河村村民签了文书瑜娘两口儿也就等秋收的时候忙了。
厥后一合计,每隔七日雇上六个婆子过来打扫一遍宅院,每人给十五文钱,定是有人情愿的。
倒是山头有很多果树,王家柱的意义是把果树留下,别的的都伐了种漆树,两口儿上山看过,有很多好树,具是用来做家具的,伐了都能卖钱,可还没长成细弱的树木伐了就有些可惜了。
两口儿筹议一翻,先伐细弱的,把根去了,在莳植漆树,潜移默化的渐渐来,摆布是一整片山头,就是种上四分之一的漆树也尽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