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自由市 上[第1页/共3页]
对了,钟哥儿你可知这里的贩子都是从哪儿来的?”
“潘官人,这边就是析津府,不,应当是全大辽最好的去处了,韩家的几个郎君都说这边和开封府的丰乐楼不相高低。”
这算是谩骂吗?
“斗!”钟哥儿嘲笑道,“他们斗得更狠!燕四家内部斗到没了姓就到头了,他们则要斗到没了命……连天子家的老婆孩子叔叔半子都弄死了,遑论别人?”
“好个逑!”钟哥儿哼哼道,“吃人的处所。”
西门家如果不承认和镇州赵家的主从干系,那他们在燕云就是平常贩子了……这类世家大族把持统统的处所,没有背景的贩子底子保存不下去。
钟哥儿一指那座盗窟丰乐楼,笑呵呵地说:“本日也走累了,不如去楼中坐一坐,边看这北市坊的街景,边喝点马奶酒,再吃点燕地的美食。”
这事儿的确也是个笑话,天子杀太子这事儿并不罕见,但是天子杀了太子今后没有人交班,只好让被杀掉的太子儿子来交班,这可就是奇怪事儿了。
“躲?”钟哥儿嗤的一笑,“往哪儿躲?宋国吗?”
武好古在钟哥儿的伴随下登上了韩家丰乐楼的三层,进了一间视野很好的包间。
全部坊市喧哗而喧闹,各种民族的人交叉来往。一队队的骆驼,一列列的车马不竭穿城而过。包着铁圈的木轮碾得大街上铺着的石板上火星四溅。穿戴有点肮脏的长袍的契丹贩子(户籍上必定是朱紫)腰里别着刀子,脖子上挂着念珠,大摇大摆的在街上闲逛。来自宋朝的贩子则穿戴丝绸面料的衫袍,背后带着一两个燕云本地的保护,谨慎的在街道边上行走。另有来自高丽国的高丽贩子,打扮和宋人几近一样,只是见着谁都点头哈腰。留着辫子的渤海人也是到处可见,他们大多是发卖毛皮和生药的贩子,也没有店铺,就在街边上摆个地摊,拿出他们的货色来发卖,倒也买卖昌隆。
武好古也觉着有些腿酸了,明天他跟着钟哥儿一起逛了析津府内最大的三个坊:南安坊、东安坊和北市坊。
武好古俄然提出了一个看似简朴,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的事儿。
这里和析津府的别的二十几个坊一样,到处都是乞丐,在街头巷尾穿来穿去。办理这处坊市的南京警巡院的官吏和兵士们,和开封府的军巡铺兵也有点像,都懒洋洋的在街上闲逛,偶然候还去寻一下渤海人的费事,欺诈几个小钱。
武好古笑着点点头,自言自语道:“你说得有理啊,如果能有一个去处,在宋辽之间,又是法外之地,能让人财物质自在出入,并且水陆交通便当,还能让居住在那边的北地才子投考大宋的科举……钟哥儿,你说会不会有很多辽国的得志士人和贩子移居畴昔?”
这事儿在后代腐朽的本钱主义社会中但是很多见的,把一部分的资产和家人摆在本国,公道分离风险。
忙活了好几年,耶律洪基也灰了心,只好安排亲孙子(到底是不是亲的也不好说)交班。而耶律洪基最信赖的重臣耶律乙辛就倒了霉,家破人亡了。
“如何预备?”钟哥儿反问,“大宋的边关恁般好过吗?如果没有个策应,去了今后两眼一争光的,趁几个小钱能做甚底?”
“繁华?”方才点酒的钟哥儿听了武好古的话嗤笑起来,“难不成此处比开封府还繁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