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词中之帝[第1页/共3页]
李煜亡国前的词反应豪华都丽、风骚浪漫的宫廷糊口,多温馨綺丽之作,仍然闪现「花间词」气味。按照内容可大抵分為两类:一类是描述都丽堂皇的宫廷糊口微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
李煜「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駢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汴京被封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近代学者王国维认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李煜词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此中几首前期作品或為别人所作,能够肯定者仅三十八首。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身后,李煜在金陵即位即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单独莫凭栏,无穷江山,别时轻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78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鉉嘆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据宋朝王銍的《默记》记录,李煜最后因写「故国不堪回顾」「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被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或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粉碎中枢神经体系,满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说话明快,形象活泼,脾气光鲜,用情竭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漠,含义深沉,超越晚唐五代的词,不但成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也為豪宕派打下根本,后代尊称他為「词圣」。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绩。刘毓盘说李后主:「於繁华时能作繁华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
当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沉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襆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柔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堪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春花秋月何时了,旧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顏改。问君能有多少愁,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快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朝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不测。」。
由於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时,其為究竟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猜忌严刻」,时為安宁公的李煜恐李弘冀猜忌,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读书為乐。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本身的称呼改為江北国主。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宝塔,為高谈,不恤政事。」。篤信佛教,「酷好浮图,崇塔庙,度僧尼不成胜算。罢朝,輒造佛屋,换衣膜拜,颇废政事。」在宫内和海内大兴宗教,乃至在军国大事上都以佛事為凭,本身每日穿法衣诵佛经。直到宋军临城下,李煜还在净居寺听和尚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