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六章 人选[第1页/共4页]
但容颜出众、才貌双全有甚么用?她没有露面的机遇,上边未出嫁的姐姐另有好几位,好婚事轮不到她!
太后笑咪了眼:“我们周家是甚么门庭?百年大族,世代书香,历朝元老勋贵,周家的外孙女儿,怎会比黄家女人差?那黄家算甚么?祖上不过是小将官出身……端王妃不会骑马吧?”
娘哭了好久,说还是嫡亲骨肉心疼惦记本身。娘家的姑祖母始终没健忘她!
她也是周家的支属――太后二哥远亲的外孙女儿!
太后又道:“端王妃说是小时候就与端王遇见过。玉屏儿岂不是一样?还得着端王赠的生辰礼,是个荷包儿,那但是个信物!玉屏儿自小就会骑马。还会射箭,过几日天子要带皇子们出城进山打猎,到时让玉屏儿跟着一起去!在田野住着好几天呢,得教她看准了,抓住机遇!”
一个身穿蓝色团花夹袄、身材微胖的中年女人走出去,手上端着个托盘,托盘上是一碗银耳莲子甜汤。
“老奴这就教人去传话!”
玉屏接在手中,说了声多谢表姐,珍惜地把金钗收进袖里,昂首见赵瑜看着她,便有些羞怯地朝他笑笑,她对赵瑜不陌生,父亲归天后,当时的楚王妃因叹怜表弟英年早逝,将表侄女蒙玉屏接在楚王府住了一个月,她每天见着赵瑜,赵瑜却因她是小孩儿,并未几加留意。
周蒙氏抚摩着女儿的鬓发,略带点伤感:“黄家蜜斯运气好了一点,那忠义侯虽是勋贵,也是新近才封的,之前他还只是个三品官儿呢,怎及你外祖父当年,正二品的御史……即便不提周家,我们蒙氏也是王谢望族,是皇后娘娘的母舅!你父亲满腹经纶,当年插手科考高中榜眼,做了京官,可惜他福薄命短,留下母子三人,这些年你也晓得,家里没有个出头的人,难哪!现在幸得有太后搀扶,你进了端王府,今后你弟弟便能有个斑斓出息!”
身份有些奥妙,但毕竟父系为大。蒙氏家属除了与周家有这点姻亲,别的没甚么短长干系,且蒙玉屏父亲早在她六岁时便在官位上病逝,其母周蒙氏原带着一双小后代住在周家,后被蒙氏族人接回明州故乡,便一向隐居在深宅大院里。晋王事败,周家全族被驱出都城,贬为贱民,倒是没影响到她们母子。
“好孩子,有你这份心机,为娘满足了!”
她爱上端王了!情愿为他放下统统自负,暗自光荣太后找来奉养端王的人是她,而不是别人!
“那要比及甚么时候?王妃每日在府里又不做甚么,她几时没有空?”
提及这些,蒙玉屏神情黯然,拉着周蒙氏的手,低声道:“娘,让您刻苦了,女儿今后必然让娘过上好日子!”
遭到黄嬷嬷捧夸、太后口中盛赞的玉屏儿,大名蒙玉屏,十七岁,来自明州,出身望族,明州最驰名的两大世家之一蒙氏。是皇后的母舅,也就是说,蒙玉屏拐个弯,便算是太子、端王的表妹。
暗夜沉沉,现在城东翠玉街一处宅子里,蒙玉屏穿一件杏红软缎丝棉袍子,坐在临窗暖榻上,斜倚小矮桌,托腮盯着一盏精美的六角风灯入迷,粉红漂亮的脸上不时暴露一丝甜甜的笑意。
比如想给弟弟买些好点的笔墨纸砚,添件特别的衣裳、想吃口新奇别样的吃食,比如走亲探友,比如郊游踏青吃斋上香……这些,都只能想想,提一句都招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