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道[第2页/共3页]
只是与门派弟子比拟,散修武者修行的功法乃是江湖上广为传播的通衢货,或者说是不入流功法,内里传承差劲,疏漏百出,常常感悟天赋元灵的关卡就锁死了他们前行的路途,能够冲破元真境地者,万中无一。
元晋心机聪敏,一边观战,一边还回想着昔日耳濡目染的诸多动静,以擂台上二人表示相互映照,揣摩武道修行。
从气感初生,到贯穿十二端庄,再到打通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外的六脉,以及最后打通任督二脉,顺次分为初入、小成、大成、美满四层。
“来得好!”
如梁尘观就是道家传承之一,主张师法六合天然,顺势而行,赤云帮则是推行烈火之道,熊熊之火,焚尽统统。
只是半晌,南台酒楼四周的民宅、店铺,非论是运营甚么买卖,楼上楼下都是挤满了看热烈的豪侠乃至百姓,几近一眼望去便可见得十七八个阳刚俊朗的大汉或者英姿飒爽的侠女。
“本日今时,梁尘观李和光少侠和赤云帮胡永少侠擂台比试,参议武道。对于此事,在场世人可有贰言?!”
李和光这一剑,既像是一缕山风,又好似一抹白云,倒是剑光如电,以攻对攻!
随即,两道破空声响起,元晋只感觉面前一花,擂台上已经多了一青一赤两道矗立身影,目不斜视,针锋相对。
气脉境地,内则搬运精元气血,外则吞吐六合灵气,阴阳和合,造化洗练,化作本身武道真气,以之贯穿周身经脉。
他左手提着一柄松纹古剑,右手竖掌而立,款款一礼。
但是胡永攻得越急,李和光守得更加得心应手,一套青松剑法信手拈来,窜改由心,就仿佛一株渡劫成精的老松,跳出五行外,劫火不加身。
老者喃喃说着,四周世人也都是瞪大了眼睛,等候着李和光的应对。
他身着红色衣衫,炽热刺眼,其人仿佛也是脾气暴躁,性烈如火,咧开嘴笑道:“哈哈,无妨!我练掌,你习剑,擂台比武各展所长,乃是天经地义!你如果弃剑不消,反而是我胜之不武!”
遵循江湖端方,这公证人可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就能担负,他们或许不是在场诸人中技艺最高强者,却都得是德高望重,人操行*事有目共睹,以此才气服众。
如果随便找个无门无派的败落武者教诲,美满是毁了元晋的武道前程。
伴跟着阵阵喝彩,元晋细心看去,梁尘观李和光面貌明朗,身材颀长,一头黑发在脑后挽成道髻,上面插着根乌木簪子,一袭青色古拙道袍,衣袖飘飘,宛然出尘。
真正的顶级功法和各种破境法门,大多把握在门派权势手中,流落于散人之手的寥寥无几,这也是元青羊将元晋送往梁尘观修行的启事之一。
并且气脉武者远远没有达到表里通透,真身无漏的层次,年过四十以后,就会锁不住体内精元,致负气血日渐阑珊,能够说若无大造化,此生武道修行,已然走到了绝顶。
而李和光好整以暇,只是以梁尘观入门的一套青松剑法,就守得密不通风,滴水不漏,这时顺手反击,更显得游刃不足。
“梁尘观李和光,请胡兄见教!鄙人习剑十余年,不过初窥门径,尚离不得兵器,此番倒是要占些便宜,以手中松纹剑迎战胡兄的火云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