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论勇听曲不看刀[第1页/共3页]
沈光虽不晓得这个期间的大唐江南是多么风景,但是小桥流水人家、乌蓬划子、采莲的女人在他口中娓娓道来,仍旧听得牙兵们神驰不已。
论口舌之利,王神圆如许的朴素武夫如何说得过沈光,而牙兵们也对这位沈郎君极其猎奇,因而都纷繁起哄,最后二十多人都入了精舍,只不过除了王神圆和几个老军汉坐在沈光边上,其他人仍旧都是站着。
沈光本来编好了故事,以备高仙芝扣问,却没想到就这般轻松成了高仙芝麾下的判官,叫他始料未及。
“高某终究明白何为绕梁三日,三月不知肉味了。”
“一时感念而作,还未取名,倒是叫高都护见笑了。”
“高都护过誉了。”
看着眼眶微红的沈光,高仙芝早将龟兹城内,临行前自家那位幕僚说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便是这位沈郎君来源不明,他都想将他带回龟兹城内。
“他叫多闻,已经出家,不是甚么小和尚,是某的侍从。”
“某也是练过几年技艺的,固然不如诸位,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墨客。”
眼下他即将接任安西副多数护,要和四镇另有北庭河西等都护府打交道,让封二待人接物就有些勉为其难,倒是这位沈郎君极其合适。
沈光非常欢畅地说道,接着便请这些牙兵们入精舍内相谈,他现在顶了个世家后辈的名头,可只要他本身清楚自家事,在高仙芝返来前,他要体味更多有效的讯息。
“郎君使不得,这传出去岂不是折煞我等。”
精舍内,跟着琴弦拨弄,余音袅袅,一一试过琴弦后,沈光按琴不语,直到最后的琴弦余音消逝,才起手操琴吹奏起来。
“如有机遇,某定要去钱塘江看看郎君口中胜似千军万马的大潮。”
这回王神圆倒是对峙到底,他们这些牙兵是将主养的精锐,在疆场上只要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才会被派出去打恶仗,或者保护将主,那都是要用身子去挡刀枪的,但使队里另有人有口气在,便不能叫人伤了将主。
高仙芝非常看重沈光,他帐下不缺武夫,反倒是像沈光如许的人才几近没有,就是他最正视的封二,不管是面貌还是风仪,都差了太多。
沈光没有强求,这个期间的大唐人自有其代价观,他要做的是入乡顺俗而不是矗立独行。
高仙芝一样不焦急,想听这位沈郎君操琴,不是甚么临时起意,而是他用心摸索。
“王神圆,今后你那队便是沈郎的保护。”
安西四镇本就是为了制止吐蕃介入西域和河中诸国所立,安西军和吐蕃军之间一样称得上仇深似海,每隔数年便有战事,多闻如许的战役孤儿在安西有很多。
从未听过的曲调响起,高仙芝几近是从沈光操琴的第一刻起,便聚精会神,不敢漏过半句,并且那分外苍茫又充满思念的琴音,让贰心湖内波纹微荡,渐渐地堆作堆叠波澜,最后化为滔天巨浪,叫贰心境难宁。
面对高仙芝的聘请,沈光天然不会回绝,只要在高仙芝麾下,他才气补上身份的空缺。
沈光想了想答道,他若直接说曲名,也解释不好何为《左手指月》,倒不如这般说法,免得高仙芝寻根问底。
高仙芝来得快,走得也快,而他留下的那队牙兵恰是当日救了沈光的人马。
一时候想到那位最好乐律的贤人,高仙芝都想将这位沈郎君送去长安,以媚谄贤人,不过幸亏这动机转眼即逝,他还是更想将这位沈郎君收为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