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页/共4页]
“诸位,吉时已到,我得去迎亲了,诸位请便。”沈绥再度拱手说道,随即,她对沈缙道,“仲琴,你替我欢迎几位。”
门路水泄不通,马车行路困难,待到好不轻易来到沈府门口,落日西下,真的已近傍晚了。沈府门口已经铺了柔嫩的地毯,无涯扶着张若菡下婚车,刚落足于地毯上,便有喜娘在一旁挥洒草节,唱道:“本日新人远降来,喜神福神两边排。开门两厢皆为吉,今请新人下舆来。”然后递给张若菡一个花瓶,唱道:“花瓶本是贤人留,轩辕黄帝起根由。本日落在新人手,繁华繁华千万秋。”
PS:因篇幅持续题目,末端处收得有些小仓猝。不过没干系,结婚是两小我的事,我不会只从赤糸的角度来写,下章会有三娘角度的大婚,会将大礼详细接上。
“哦!”沈绥这才反应过来,中间人早递了红绸来,中心结了火红的团花,她与张若菡一人牵了一头,谨慎翼翼地引着张若菡往外走。走三步转头一下,的确百转千回,恐怕张若菡磕着碰到。
车队一起被簇拥着前行,速率不快,穿街走巷,动员了多量看热烈的百姓。从思恭坊走到归义坊,短短一小段路程,沈绥愣是走了三刻钟才走完,足可见看热烈的人有多少了。若不是她以防万一,提早了很多时候,再加上千羽门很多弟兄在帮手开路,怕是就要堵在路上走不动了。
蒲月初八, 沈府迎亲大婚日。或许是沈缙的错觉, 她仿佛感觉全部洛阳城在这一日都变得不一样了。慌乱与喜庆满盈在氛围里, 统统人的面上都仿佛带着笑容。
当车队好不轻易到达张府门口,那场面,真能够用万人空巷来描述了。沈绥怕生出事端,忙下车,想从速入了门,接了张若菡回府,可随行的喜婆说这分歧端方,得按着端方来。端方就是,沈绥得念入门诗,才气入门迎新娘。门口,张家二房郎主的张九章正立在那边,代替兄长嫁侄女。
“我家三娘道,她要听新郎倌作一首催妆诗,不然不出来。”
第二首催妆诗成,闺门再开一道小缝,无涯又探出身来,嘀咕了一句,便听王氏笑道: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三位“门神”横眉冷对,沈绥忙息事宁人,回过身来,再来一首:
“别急,渐渐来。”
“秦公、明公,子央、子杰(王俭字),欢迎欢迎。”
秦臻很高兴,一向呵呵笑着,眼里尽是赏识与欣喜。
明庄作为沈绥的傧相,才情敏捷,竟是抢在李白这个大墨客之前,张口就来:“昔年将去玉京游,雪刀明断沈北斗。本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
无涯扶着张若菡谨慎翼翼跨过门槛,走了出来,沈绥还是傻子般呆呆地看着张若菡,她的眼里已经再也容不下其他了。
“你别瞎扯,红色如何能乱穿?”王俭驳斥他。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到此为止,不能再写了,下章持续。
看着他俩辩论,沈绥低头含笑,温文尔雅。她看起来很沉得住气,本日大喜也不见情感有多么激昂。但体味她的人,却晓得她现在有多严峻,又有多高兴,那飞扬的眉梢,都已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