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府衙[第1页/共2页]
陆毓衍顺手抽了本檀卷,坐在大案背面翻看。
谢筝当真看着檀卷的分类,皱眉道:“应天府的这些案子,只要少数几桩没有结案,太少了些。”
从河边到应天府衙并不远。
如许的官老爷,在谢家出过后敏捷结案,不管他是不是叫人拉拢了,谢筝都不觉对劲外。
陈如师是个极其怕费事的人,不求出挑,只求平顺。
檀卷清算得很细心,依着年代,清清楚楚的。
有那么一瞬,谢筝脑海里闪过一个动机――站在这里的并非是年青的陆毓衍,而是为官多年、身居要职的陆培元。
一来他们父子两人也碰过杯了,二来他今后就再也不沾酒,重新再拼一把。
听了谢筝来意,金仁生的嘴角抽了抽,僵着脖子道:“巡按大人要看那些?”
痒嗖嗖的,谢筝反手握住陆毓衍的手,不叫他再捣蛋,嗔道:“不过就是因为你来了,要不然,他今儿个还能说出那么冠冕堂皇的话来?”
谢筝哼道:“也不晓得有多少是跟镇江的案子一样。”
陆毓衍作为巡按来到应天,陈如师天然是把来龙去脉探听得清清楚楚了,晓得他不但在京里断了几个案子,放外差的启事只怕还是为了镇江知府谢慕锦一家的死。
谢家案子是陈如师判的,人证物证俱在,能够说是简朴清楚。
他不想让他们绝望。
他清了清嗓子,道:“单老七是孤家寡人,妻儿都没了,他在落魄前名声非常不错,我和几位大人正在商讨,官府出面替他收殓入葬。一口薄棺一块碑,也没多少银子,只盼着莫要寒了城里乐善好施的百姓的心。”
陈如师得了动静,动员部下世人一并迎了出来,态度热烈且恭维。
“不敢劳烦大人脱手。”谢筝道。
谢家的大火,也是被办作了最轻易抹平的“殉情激发大火连累父母”。
相较于陈如师的幼滑,金仁生一本端庄极了,肯定陆毓衍没有别的叮咛,这才退出了书房。
一行人到了堂内,几位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等一一见了礼。
陆毓衍翻动手中的檀卷,俄然想起桩事情来,与谢筝道:“你让人取了这几年不测身故或是他杀的檀卷来。”
谢筝嘀咕道:“可见他用心。”
哪怕是再勤勤奋恳的知府,手上都会有一些未结案子,有些是时候太久了,有些是案情不敷清楚。
“就是这些了。”金仁生道。
陆毓衍松开了谢筝的手,与金仁生道了谢。
这大抵是天意吧。
谢筝与竹雾一道去寻了金仁生。
勤奋、尽力的单老七一向都是妻儿心中顶天登时的短长人,俄然得了女儿这么一句话,单老七醒了。
哪怕谢慕锦从不在谢筝跟前说道宦海是非,谢筝还是对陈如师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回到书房里,谢筝将拿来的檀卷放在一旁,凑到陆毓衍身边,弯下腰,压着声儿道:“我取来的这些怕是都不消看了,有题目的都在库房里。”
陈如师的额头青筋直跳,内心悄悄叫苦。
现在已经没有那一刻的,单老七挑选在儿子忌辰里再饮一次酒。
陆毓衍睨了陈如师一眼,道:“还是大人考虑得周道。”
见谢筝点头,金仁生硬着头皮,道:“我去取来,女人稍候。”
“陈大人客气。”陆毓衍一面说,一面跟着陈如师往里走,到了大堂外,他顿住了脚步,问道,“早上抬返来的单老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