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宅子[第2页/共2页]
古阮带着两个兄弟,一溜烟跑了。
古阮帮着解释了一番。
陆毓衍和苏润卿返来时,新的贩子故事才说到一半,松烟没说过瘾,一面去开门,一面道:“下回得了空,我再给你说完。”
眼下,能做证据的只要从水里捞起来的刀鞘。
他们以为易仕源是凶手,却没有实证。
他清了清嗓子,挑了桩客岁热热烈闹的事情提及。
宅地的买卖都是要在衙门里登记的,从记录上看,那院子的仆人是一个姓汪的员外,蜀地人,在都城做香料买卖,那宅子是客岁仲春购入的,也有一年半了。
杨府尹一拍掌,连说在理,又唤了几个通判、经历、知事,并几个识字的衙役,钻进库房里翻册子去了。
谢筝也是意犹未尽,笑着点头。
万一是把平常货品,可归不到易仕泉源上去了。
监生与浅显百姓是分歧的,举监已是举人落第,贡监、例监,最次也是个秀才了,至于荫监们,父祖辈的官位跟座山似的在跟前拦着,衙门里等闲动不得。
即便是仆人来了,也多是夜深时,偶尔瞧见了,一来乌起码黑看不清,二来也不会去打量旁人,各自进门,不做打搅。
待落了座,谢筝给两人添茶。
顺天衙门的库房可不小,架子上分门别类放着之前的卷宗、百姓的户籍质料、地盘宅子的买卖凭据,几近都堆到屋顶了。
谢筝讶异,在她看来,这可不是“吓得躲起来”就能解释了的。
如果把有“故事”的刀就好了。
谢筝接过册子,盯着那买卖条约,指尖落在汪如海的落款印章上,沉吟道:“这个汪员外,在京中有几处宅子?青石胡同里的女子多起来了,会不会藏到他名下的其他院子里去?”
我想,这户人家就算不是凶手,恐怕也与凶手打了照面,仓猝清算了金银,吓得躲起来了。”
“找到了。”杨府尹捏动手中册子往外走,库房光芒暗淡,到了庑廊下,他才细心看了,“汪如海?”
陆毓衍抿了一口茶,指腹擦着茶盏,道:“凶器、沾了血的衣服,诸如此类的证据,只要他不傻,早就措置了。”
陆毓衍也没闲着,问了杨府尹一声,从架子里搬下来一叠册子,一本本翻着。
恰是离河边比来的那一户,大门紧闭着,如何敲都不开。
杨府尹眯着眼从一堆书册里昂首,道:“青石胡同那些宅子的凭据。”
谢筝看东西速率极快,只找个名字,又不消把左券重新到尾记下来,更加加快了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