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入宫(上)[第3页/共4页]
长公主道:“此事我自有体例。”
太子妃和皇太孙的去处既定下, 商讨后续之事便轻易了很多。
“我方才说的是帮手。”皇太孙道。
才到桓府门前,扫地的仆人看到我,即道:“霓生,你可返来了!长公主那边遣人来问了好几次,让你一回府当即畴昔。”
如果不消我来破就好了。
本日我带太子妃二人出城时碰到的那队放肆的庞逢家奴,他们出城至今,已有两个多时候。那一长串车驾从我面前颠末时,我非常细心地察看的一番,只见都是箱子,上面都挂着大锁,且四周都绑得严严实实,一看就晓得内里的物什绝非平常,且十有八九就是曹叔要的。
“我不在之时,可有甚事?”沈冲问他。
这自是明摆的事。自荀尚倒了以后,他那东海郡的封邑便收归朝廷,重新设郡,天然要有新太守上任。谢瞻原是河东太守,河东乃是富庶之地,且紧邻雒阳,乃是北来的咽喉。皇后掌权了今后,将皇后的族弟庞汶任为河东太守,而把谢瞻踢去了偏僻边鄙的东海郡。想想也晓得,谢瞻不会毫无牢骚。加上谢氏江夏郡公族灭之事,以及谢浚是谢瞻的堂侄,谢瞻会让秦王悄无声气地借道东海郡,的确理所当然。
不过这也只是暂定, 公子、沈冲和范景道分歧以为, 现在朝廷局势未稳, 变数颇多, 还须待统统定下才好定夺。故而二人且留在这田庄中为好,待得局势了然再行商讨。
长公主叹口气,道:“我忧心的就是此事。圣上服药以后,确切有了转机,可规复迟缓,连蔡太医亦没法说清今后会如何。就算他可规复安康,若不得及时,恐怕亦只要下策……”长公主说着,神采深深忧愁,靠在凭几上,闭目揉着额角,“秦王一旦入宫,岂会留圣上。”
庞逢是个爱财如命的人,传闻他就算是去外埠小住两日,也必定会把保重的财宝带在身边。因得我对平原王说的那些大话,这些日子,庞圭、庞宽等人也跟从皇后去了明秀宫,庞逢许是家大业大,现在还未听到他拜别的动静,但一旦分开,定然是辎重颇多。既然曹叔在他府中已经有了耳目,必定是将他的意向探听得明显白白,脱手不过迟早。
我敛起神采,道:“无事。不知圣上那边如何?”
在他们施礼以后,皇太孙忽而道:“桓侍郎, 云霓生可留下么?”
“不知殿下欲将其留下,所为何事?”他看了看我,半晌, 向皇太孙问道。
可惜我亦诸事缠身,不得去帮手。庞逢的那些家奴虽罪过恶相,但看身形和与路人抵触时的行动,当是霸道居多,打斗一定了得。但庞逢是养有死士的人,那些人倒是有些工夫,如果藏着此中,只怕不好对于。前次跟曹叔见面时,我与他说过此事,他当有所防备,只是成果如何却不知。
我点头。
“……那天孙虽年幼,亦是心高气傲之人,现在虽困于囹圄,却岂是任人摆布之辈。那强盗还未近前,他已喊将起来。”俳优用槌“咚”地击一下鼓,双目圆瞪,“我乃嫡传世子,虽被奸人诬告受拘至此,然若要科罪,唯圣高低诏!尔等何人,竟敢无事国法,弑君谋逆!”他又击一下鼓,“那些强盗岂听他的话,未待说完,一人已箭步上前!只见白刃进红刃出,那天孙捂住腹部口吐鲜血,斯须,即倒地不起!”他再敲一下鼓,长叹,“不幸那王妃,白发人送黑发人,抱着尸首哭得肝肠寸断,已是有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