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曹叔(上)[第2页/共3页]
外墙跟桓府差未几高,我早已选好了潜入途径,翻过墙去,未几,潜入后园。
只见阁中的确摆得满满铛铛的书卷,荀尚确切爱书,除了各色书架案几,另有卧榻等起居之物,想来他常日经常到此看书,困乏了也可在此歇息。
这诗赋自是我传出去的。荀尚虽虽不准游乐, 没有了雅会聚宴, 但嘴长在人的身上,岂是能禁的。光禄勋托名流顾焘劝公子到差,公子以诗赋作答。同时, 我使些钱, 让人将此事连同诗赋拿到太门生中间漫衍。太门生多是热血青年, 对荀尚一手遮天很有不满, 逢得这般机会,岂有疏忽之理。因而公子的诗赋传来,乃是毫无牵挂。
这些事我未曾听过,颇觉新奇。荀尚畴前一贯以糊口检点闻名,家中虽也有两妾,但皆奉侍多年生儿育女之人,与夫人邓氏也从无反面。天子是一个非常正视大臣私德的人,对荀尚这一点非常推许,觉得榜样。趋炎附势的人向来很多,大长公主不过是此中之一,这些日子,变着花腔给荀尚送礼奉迎的人络绎不断。所谓送礼,非财即色,天然少不了美人。约莫正如那几个家人所言,荀尚当权以后,大抵觉得终究熬到了头,便不再在乎门面了,十足笑纳。
当然,这也有好处,在内里点灯,不易被内里发觉。
关于宫中的事,也不过是在奴婢闲暇时或者仆人用膳时会被提起。但我晓得,暗害之事已是悄悄成形。
摸清了这些,我便可行动了。
我取出一小截蜡烛,用火石点上。烛光微小,但已充足看清周遭。
现在,我既然晓得了书的下落以及荀尚即将倒大霉,那么剩下的事,便是如何及时将书运出来。
唉,我等做妾的,都是过来人……”
实在, 她本身也不过隔一两日才出去一趟, 不是去宫里看望太后,便是去白马寺礼佛。
可惜一楼走下来,我毫无所获。因而,又上了二楼。此处亦是摆满了书架,我还是一排一排细嗅,几近转了大半圈以后,终究在一处角落里,找到了那些书。
那些人公然是往藏书阁而来的。为首者是其中年妇人,看上去穿戴甚为讲究,不似仆妇。中间提灯笼开道的是两个男仆,另有几个婢女,手中拿着承担和瓶瓶罐罐,中间拥着一个年青女子。
中年妇人带着她走到藏书阁前,一边让男仆将锁翻开,一边对女子道:“此处是主公的书斋,内有居室,你可暂宿此处。”
不过这些与我无关。见得四周再也没了动静,我起家,往那藏书阁而去。
“……夫人果然要命,这般悍妒。”
正清理陈迹,俄然,我听到了一些哭闹的声音。
此事如我所愿,颇是给公子挣了很多佳誉。畴前世人提起公子,大多是奖饰其表面言行之夸姣,而现在,则多了一层忠义高洁。
妇人叹口气,道:“这几日主公宿在宫中不回,夫民气中不喜,故是脾气暴烈些。你且在此处住几日,待夫人气消了,也自会让你归去。不过你须得服膺,今后在夫人面前,定要恭敬谨慎。
此事,实在让我有些伤脑筋。
在与大长公主议定了战略以后,我就已经动手,曾两次潜入到荀府当中。藏书阁在夜里并无人看管,只是落了锁。荀府里倒是有家人夜巡,不过藏书阁只要这些书,而收纳财物的府库在别处。以是藏书阁并非要紧之处,家人夜巡时也甚为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