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乱世长夜[第1页/共3页]
之以是叫宋老哥,是因为这位风雷派的门主的确很老了,已是花甲年纪,差未几能够做李玄都的祖父辈,不过江湖人来往,先非论春秋,先论辈分,如何论辈分?看师承,看本领大小,李玄都在当时候乃是最为申明显赫之人,胡良也是一方豪能人物,天然不能论以长辈,而应平辈论交,也就是忘年交。论完辈分以后,方是春秋大小,宋老哥便是由此而来。
李玄都回过神来,神采更加暗淡不明。
四位白叟年纪各别,最大的已是古稀之龄,最年青的也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常言道,人生不满百,在凡人看来,这四位白叟已经是即将朽木之年,可在当时,恰是这四位白叟把持了全部帝国的命脉,庙堂之上统统政令皆是出自四人之手,也就是世人皆知的“内阁票拟”,颠末司礼监批红以后,成为诏命,便可下达到天下十九州。
“国事不堪问了。西北平乱,辽东御金帐,南疆御土蛮,还稀有州之地的灾荒,兵戈要钱,赈灾也要钱,都希冀着国库,可国库亏空,哪另有钱?要么我们推行新政,要么就坐以待毙。”
“吏治要改革,宗室要安抚,还要弥补国库亏空。何事从轻?又何事从权?就拿本年来讲,正月,金帐骑军犯辽东。仲春,秦州百万军民缺粮。三月,凉州饥荒。四月,燕州又饥荒。蒲月,蜀州又饥荒。六月,渝州土司内哄。七月,秦州流民兵变攻蜀州,南疆蛮族兵变犯渝州鸿沟。闰七月,齐州境内长河决堤,死伤无算,流民各处。”
“事到现在,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还要不要了!大魏朝的天下百姓还管不管了!张相,另有徐阁老,你们总得给我们说句话。”
这条大江,将全部天下一分为二,所谓江南,便是大江以南。向来北方铁骑南下,多是受阻于大江天险,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由此衍生出的典故,如“衣冠南渡”、“草木皆兵”、“投鞭断江”、“击楫中流”等等,实在是数不堪数。
“国事艰巨蜩螗至此,倘若朝堂中枢再出变故,牵涉到内阁六部九司和多数督府,那么立时就会天下大乱。”
“一步踏空,便是万劫不复。”
那是在张肃卿的书房中,共有六人,除了李玄都和张白圭站着,另有四位白叟坐着。
“你我身故事小,可你我身后,人亡政息,百姓何如?”
李玄都发笑道:“你们两个谁也别说谁,都是半斤八两,之前在帝京喝酒,哪次不是我去找店家说的?”
四人的话语稠浊在一起,让李玄都难以辩白。
“苍岩,慎言!”
李玄都不是帝京人,但在帝京糊口过一段时候以后,能说得一口正宗官话,让一向没学会官话的胡良在暗里非常恋慕,因为在帝都城中,不管男女老幼,都很有些高人一等的底气,如果揣着一口外埠口音,不免要被藐视几分,就算是去北里瓦舍之间,也是如此。少年人游帝京,少不了去些烟花之地,胡良曾在一名花魁女子那边碰鼻,这也就罢了,关头是那位花魁女子对于偶然此事仅是与胡良同业的李玄都青睐相加,端倪传情,言语表示,到最后,别说是不要银子,恐怕倒贴银子都行,这让一向都不承认是边幅题目的胡良感到悲忿欲绝,咬死了是那花魁女子嫌弃他的口音,对于此事一向此耿耿于怀,直到他们结识了一样是乡音难改的宋老哥,胡良这才好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