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回响[第1页/共3页]
这位先贤也不是旁人,恰是曾经在岭秀山庄留有墨宝的徐世嵩,他的老友则是清微宗的老宗主李道虚。
只见李玄都左手中的那半截断剑开端逐步缩小,同时逸散出一缕一缕清气,缭绕于李玄都的身周,然后从他的七窍进入体内。
他的手中所持的曾经名列刀剑评榜眼位置的“人间世”。
此剑乃是一名精通儒、道、佛三教义理的先贤所铸,其所用质料非金非玉,而是取自西方昆仑的一截知名枯木,先是在昆仑山颠玉虚峰上借以如刀罡风将其塑成剑型,后又前去辽东天池,以万年水精滋养其神,终究远赴外洋仙岛,寻觅火山,以地底真火淬炼其形。
若说李玄都之前的体格只能称之为“不坏”,现在也能够称之为“无漏”了。
当年徐世嵩在昆仑山中偶尔获得的知名枯木,可不是甚么凡物。要晓得昆仑乃是万山之祖,更是天下龙脉发源,以仙家气象而言,昆仑号称第一,无人敢称第二,以是这儿也是道门祖庭。当年太上道祖在山颠构筑殿宇,号称“玄都紫府”,于此传道讲道,在太上道祖仙去以后,道门分裂出无数支脉,包含正一天师在内,无人能真正慑服其他支脉,也就没法名正言顺地占有此地,以是这处地上仙都已经是闲置多年。
千尺以后,浮下水面,仍旧是盘膝而坐,不过他左手中的那半截断剑此时已经只剩下本来的一半长度,并且还在不竭收缩。
剑秀山的山颠实在占地很大,李玄都只是占有了此中很小的一块,不然也容不下两位剑仙的斗剑,在山颠的东南边向有一方深不见底的庞大水池,占地近百亩,先前所见的瀑布便是发源于此。
李玄都深吸一口气,向前跃出,以玄女宗的“素女履霜”之法踏水而行,在池水的水面点出层层波纹,越是靠近池水的正中位置,就越是能够感遭到池水的模糊活动,平心而论,这里倒是一处练剑的好去处,能够屏息沉入池水当中,既能以冷寒池水淬炼体格根骨,也能够在水中运剑,磨炼体内气机。只是李玄都第一次来到这儿的时候,剑道已然近乎大成,倒是用不着如此行事,以是当时候的他很少踏足此地。
整座忘剑池的气象突然一新。
将统统清气尽数吸纳的李玄都整小我也随之焕然一新,没有决计运转气机,一身材格不但没有半分气机外泄,并且好似鸿毛普通,轻飘飘地浮于水面之上,然后顺着池水缓缓飘向瀑布方向。
不知何时,本来已经下山的徐先生又去而复返,站在忘剑池的池畔,沉默不语。
李玄都的右手握着剑柄,左手拿着剑尖,往山颠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走了大抵一炷香的时候,李玄都来到洗剑池的池畔,整座水池呈椭圆形,静如镜面,水波不兴,一眼望去,清澈见底,仿佛是一块瑰丽碧玉镶嵌在剑秀山上。
在剑成以后,这位孔教先贤佩带此剑行于人间,行教养之事,做过村落私塾的教书先生,做过权贵之家的西席,做过封疆大吏的师爷书办,也做过富商富商的账房先生,后又出而为官,先是从贫寒的翰林院编修做起,然后又做了一地县令,宦海沉浮,历任刑部主事、鹿场驿丞、庐陵县丞、巡盐御史、吴州巡抚、荆楚总督等官职,曾经亲身领兵,安定兵变,暮年时官至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