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1页/共3页]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护-言]。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此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能够释劳,其名曰白,能够血玉。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洞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囗,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此中多【鱼丰】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上竹下媚】,兽多【牛乍】牛、羬羊。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能够杀虫。
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面瘗,糈用稌。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此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觉得底。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此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实在如枣,能够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令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能够御火。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成杀也,其名曰。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此中多芘蠃。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鵷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