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孙子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45章 驴磨磨麦 囊沙决水(1)[第1页/共3页]

伍子胥回至营寨,翻来覆去,一夜未曾合眼,但却一筹莫展。军务缠身,没法分开,第二天,伍子胥派蔡昭侯赶赴纪南城,向孙子陈述环境,就教攻城良策。日落傍晚,蔡昭侯返来,带回孙子画的一幅丹青。伍子胥展画于案,几次赏玩,不解其意。这是一张驴磨磨麦图,一间小小的磨房,正中一盘大大的石磨,磨上套着一头驴,磨顶装有漏斗,斗里盛满了麦子,驴走磨转,麦屑纷繁而下。莫非这是孙子授我破城之策?但是,这驴拉磨,磨麦子,跟攻城有甚么干系呢?伍子胥百思不得其解,急得搓手搔头,捶胸顿足,拉磨的驴似的团团乱转。转着转着,一个“麦”字,钥匙似的翻开了贰心灵上的锈锁——将麦城当麦子,只要有一盘磨,再有一头驴,渐渐地磨,就能够把麦城磨掉。倘给这攻城之策取一个名字,就叫做“驴子磨麦计”。

楚军的摆设环境,敏捷传到了吴营,孙子想,楚军固然频频遭败,但郢都全盛,且三城联络,互为犄角,不易霸占。西渡鲁洑江,乃入楚之捷径,但楚已设重兵扼守,必须从北路打击,分兵攻打麦城和纪南城,让斗巢与宋木各自顾不暇,难以相互策应,只要把麦城和纪南城都拿下来,郢都也就不攻自破了。不过,攻打麦城却并非易事,守将斗巢本领高强,兼有策画,并且城高池深,城内粮草充沛,攻之难下,困之不惧,如何攻法,需费考虑。孙子衡量再三,派伍子胥引兵一万,蔡昭侯以本国之师助之,去攻麦城;孙子亲率兵丁一万,唐成公率本国之师助之,去攻纪南城;阖闾与伯嚭等引雄师攻郢都。

固结在心中的冰团熔化了,疙瘩解开了,伍子胥喜不自抑,连夜摆设战役。每个兵士,筹办布袋一个,内装泥土,统统的兵车都要装满石块,天亮前备齐,违令者斩!胆包天带领的五百兵丁,大家内衬楚兵戎服,怀揣楚兵军帽,密授他们如此这般,到时候混进麦城。号令传下,全军照办不误。

昭王召沈尹戌之子沈诸梁,领回其父首级,厚礼安葬,封沈诸梁为叶公。面对吴兵即将逼近郢都,楚廷高低,定见分歧,归结起来可有四派观点:一是逃,二是守,三是战,四是先战后守,最后逃脱。楚昭王则是主张弃城西逃的一个,他说:“楚之所恃,江汉为险,今已失险,吴师朝夕将至。安能束手就擒!……”

第三十章 驴磨磨麦囊沙决水

延先一步回到郢都,向昭王哭诉了囊瓦遭败奔逃、武城黑和射前后阵亡、沈尹戌命他回都的颠末,昭王闻听,大惊失容,忙召公子申、子西、子期进殿商讨对策。正欲再度派兵救济,吴句卑赶到,呈上沈尹戌首级,禀明颠末景象,最后说道:“皆因令尹不消司马之计,方一败涂地。”昭王见了沈尹戌首级,大放悲声:“不能早用司马,孤之罪也!”并骂囊瓦道:“误国奸贼,偷生于世,猪狗不食其肉!”直到这时,昭王才熟谙囊瓦不是好人,但是为时已晚。

昭王感觉大师说得都有事理,欲战不敢,欲弃不甘,干脆来了个放手不管,说道:“楚之存亡,全赖众位爱卿,当战则战,当守则守,不必再与孤家考虑……”说完,含泪回后宫去了。

却说吴句卑哈腰拾起宝剑,哆颤抖嗦地走上前去,噗嗵一声跪倒在地,向沈尹戌连磕三头,泣不成声地说:“沈司马,主子必然将您的首级亲手呈与楚王……”然后狠心割下沈尹戌的头,扯其袍而裹之,系于身边,以手扒土,埋葬了这无头尸身。统统办好以后,看看吴兵将近,吴句卑跨马执剑,冲出重围,快马加鞭,飞奔郢都。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