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韩信点兵[第1页/共2页]
可话已说出口,再要着意挽回,实无需求。杨广转念一想,心说:染干哪染干,看来明天你是专门来寻我的倒霉来的。说甚么要送我一匹骏马,且不说那马原就是长孙晟的坐骑,单单是你问出这题目,清楚就是设好了套,想要勾引我往里钻。不管我说愿做黑熊,还是野猪,都喻示着我大隋有与突厥开战之意,而一旦我选定了一种猛兽,你必然另有后话再等着我吧。既然你用心使诈在先,就休怪我要令你本日在世人面前丢丑了。
杨广说出“韩信点兵”这道题的题面,只听身后殿内群臣行列中顿时有人收回会心的笑声,而染干却呆立在原地,半点儿解题的思路全无。
“这个天然。别说是牛羊,就是成群的野马,我也能驯得它们服服贴贴的。”染干面现对劲地回道。
“小王虽年幼无知,可也听长孙将军常常提起,突厥铁骑在草原上万里驰骋,号称无敌。”杨广成竹在胸,料定染干决计答不上本身的这个题目,慢条斯理地说道,“突厥人一贯以能征惯战见长,染干兄身为突厥王子,想必对用兵之道也不陌生吧。距今约莫七八百年前,当我大汉初立之时,曾有一名帮手汉高祖打败楚霸王,同一天下的大将军,名叫韩信的,不知染干兄听没传闻过这个大名?”
听到杨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欲以一领锦袍作钓饵,反问起染干来了,杨坚脸上绽放了一丝笑容:阿纵这小子还算机警,晓得转守为攻。同时,他也听听,杨广倒底能向染干提出一个如何的题目,既不有违待客之礼数,又能挫一挫这位比起他的父亲来要张狂很多的突厥小王子身上的锐气。
心中盘算了抨击染干的主张,杨广眯起一双秀目,高低打量染干几眼,嘻嘻笑道:“你们突厥人的谚语故事,恐怕只要你们突厥人本身才气贯穿出此中的含义了。染干兄莫恼,小王绝无轻浮、怠慢之意。本日承染干王子厚意,以骏马相赠,我中原有句俗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染干王子不吝屈身为奴,随我朝长孙将军返回长安,小王府中现有锦袍一领,愿送与王子,以报赠马之情。不过嘛,小王本日也要当众献丑,请染干王子答复一个题目,行吗?”
杨坚高坐于丹犀上,听杨广竟同染干讲提及七八百年前西汉建国时的大将韩信来了,愈发来了兴趣,也顾不得再去咀嚼高昌国王鞠伯雅进献来的马乳葡萄,聚精会神地望着杨广,一心只想弄明白,本身这个小小年纪的儿子拿早已身故几百年的韩信说事,要给染干出下道如何的困难。
染干虽比杨泛博着两三岁,摆布不过是一个十5、六岁的少年人,一贯自视甚高,哪儿会将杨广瞧在眼里,嘴角一撇,问道:“甚么题目?”
杨广话说至一半,俄然就此打住,不往下说了,笑眯眯地看着染干,问道:“小王虽被父皇册任为并州总管,却还未曾到过漠北,叨教染干兄,突厥人间代居于漠北草原,以何为生?”
天晓得,“韩信点兵”最早出自〈孙子算经〉,用到的是小学奥数中的同余定理,对于一个即将面对小升初的小六门生来讲,这道题解答起来天然是轻车熟路,而对于染干来讲,却无异因而一道想破脑袋也难以想出精确答案的困难。
“染干兄放牧过牛羊吗?成百上千头牛羊,你可曾数得清它们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