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新君[第1页/共2页]
郭药师倒也有几分胆色,面对明晃晃的弯刀稳如泰山,只一句“太子若取药师之首,无异自损十万雄兵”,就迫得金国二太子放下屠刀,诘问启事。郭药师这才答复说“两河真假,我尽知之,愿助太子一臂之力”。斡离不疑其言,并未坚信,但也没有杀他,只是截留军中,漫衍动静,言大宋燕山副守郭药师已归顺大金,诡计崩溃大宋军心。
给事中吴敏第一个发难,上奏要求赵佶禅位,并援引李纲的谈吐。可悲的是,他说动赵佶的手腕必须借助这位道君天子崇信的怪力乱神之说:“神霄万寿宫所谓长生大帝君者,陛下是也。必有青华帝君(太子赵桓)以助之,其兆已现于此。”赵佶闻言,只是长叹数声,如有所思。后又召李纲上殿,李纲倒的确是个忠心为国的君子之臣,刺破手臂写下血书,言明短长干系,顿首叩求赵佶禅位。
文德殿上,身披黄袍的赵桓面无神采地接管着李纲等一班主战派大臣非正式的朝贺。这位二十五岁的新君,与其父一样,生得唇红牙白,风骚俶傥,翩翩佳公子,真真赵天孙。看着殿下大臣,贰心乱如麻,底子不晓得这个国度的前程在那里。
赵佶急欲南逃,偶然和这帮主战派大臣胶葛,遂承诺禅位。可圣旨送到赵桓面前,这位储君并没有遵循历朝历代的常例,一推二拒三接管,而是至心不想在这个时候坐上龙椅,因为他明白,一旦登上皇位,他老子留给他的,并不是一个歌舞升平,四海臣服的大帝国,而是一副烂摊子!他再三推让,乃至因为急怒攻心而病倒。可君无戏言,九五至尊的位置你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
李贯一个激灵,从速双手把信奉上:“我部与女真人遭受,打了一仗,现已向西转进,寻觅种少保部会师。小人奉批示使军令,有手札一封在此,请太尉过目。”
在信中,徐卫并无支言片语提到本身的军功,反倒是建议何灌:女真人必定会威胁东京,但眼下都城以外已经云集数十万勤王之师。金军必定不会来强攻,多数是会提出媾和前提,逼迫朝廷接管。但金军粮草已经不济,他与种师道汇合后,金军不知真假,只要再咬牙撑一阵,敌必退无疑。
赵佶闻讯,万念俱灰,连骂也懒得骂了,仓促筹办南逃。但哪怕在这类关头,他也没有健忘保持本身的“明君”形象,在给太子监国的圣旨中标明,“此非摆布大臣建明,出自朕意”。意义就是说,不是大臣逼我,我才命太子监国的,是我本身感觉用人不当,把国度弄到这个境地,心中有愧,才将权力交给储君。
李贯将战况详细陈述给何灌,后者听罢大感不测。徐卫的乡勇营竟毁灭了一千余金军?肯定是一千余金军?没有虚报?李贯再三包管,都有仇敌首级为证,绝无半点子虚。何灌大喜过望,拆开徐卫手札读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压垮这位道君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终究呈现了。郭药师奉诏出使金营后,倒也的的确确向金国二太子斡离不传达了宋廷方面乞降的意义。但斡离不此时野心勃勃,涓滴没有媾和之心。何况郭药师初为辽将,就与女真人作战,厥后投降大宋,再度与女真报酬敌,现在还敢来充当使节,你当我女真人的战刀倒霉么?斡离不一怒,又要来一个斩将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