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死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4章 斩倭长刀[第1页/共3页]

“军座,这些天部属一向在核心构筑井壕,不晓得师部征兵和练习事情停止得如何样了?代理参谋长还称职吗?”王中柱问道。

远远地,就传来阵阵喊杀声,整齐雄浑。操场上,百余位小伙子,正穿戴短褂,正在练习着刀法。练习他们的教官,恰是代理参谋长陈大贵。

“为了防备日寇骚扰,我在构造工兵修建井壕的同时,在核心放出了三层监督哨。但奇特的是,这些尖兵连鬼子影子都没见到。更有奇特的是,之前常有的日军窥伺飞机也不见踪迹。这么一大块地区,鬼子没来由不来剿灭,莫非,鬼子晓得我们在这里,用心避开我们,反面我们直接打仗?如果这是鬼子的实在目标,那背后是不是有更深的诡计?”王中柱像是在傅正范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是!”陈大贵答复道。

“嗯,参谋长说来听听!”傅正范对正在练刀的官兵招了招手:“你们也歇会,一起过来听听。”

“老弟的疑虑很有事理,”傅正范愣住了脚步,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比划道,“从比来敌情通报来看,敌精锐第三师团已经直抵三斗坪火线,插到我部火线;我部正面是敌四十师团,从敌我态势图上看,我部恰好处在日寇两个师团的接合部,不知是偶尔还是日寇的成心安排。老弟,现在全部鄂西地区军情非常庞大,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我正担忧预四师被‘包饺子’,明天看到老弟的井壕工事,我放心了很多。有着三层环形工事,再加上夷陵天险,如果日寇想吃掉我预四师,起码也要崩掉他们两个大门牙。”

很快,刚才肃立如木桩的兵士,个个又龙腾虎跃起来。

傅正范走过来接过“扁担刀”,从扁担般宽扁的刀鞘中抽出刀身,细心察看:刀身是用熟铁锻造,只是在刀头和刀刃部分加了钢。更与众分歧的是,这把刀只是在头上巴掌宽的处所开了锋,其他刀身能便利地用手握住。傅正范用力挥动长刀,感受没有大刀的凝涩,但有几分轻巧,并且刀身很长,可刺可劈,应用起来得心应手。

“开端!”陈大贵喝道。

“就是不知实战结果如何?如果能和日寇贴身搏斗不落下风,那便能够抵消日寇的飞机重炮火力上风。”王中柱说道。

两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中已经回到了师部驻地。

傅正范内心一动:“参谋长,我们参议参议如何?”

“两位长官,这扁担刀和鬼子另有一段渊源。”看到傅正范和王中柱对“扁担刀”都感兴趣,陈大贵主动说道。

一缕夕阳恰好照在陈大贵的脸上,就在陈大贵眨眼的一顷刻,傅正范大喊一声“把稳!”,手中的“三八大盖”一个突刺,直奔陈大贵面门而来。

“好一个‘扁担刀’!”傅正范赞叹道。

王中柱却停下了脚步,他的眼睛直直落在陈大贵手中握着的长刀上:只见这把刀长度有一米六摆布,但厚度只要三指宽,显得纤细平直。刀把比浅显的大刀要长一倍,还没有护手,直接连在刀身上。

“陈参谋长,这是甚么刀?”王中柱饶有兴趣地问道。

“那保镳连习练的刀法,也是俞大猷留下的?”傅正范接着问。

“相传当年明朝倭寇犯我东南,名将俞大猷受命抗倭,”陈大贵绘声绘色地讲道,“但东南本地一带山地很多,穿戴盔甲、拿着刀枪的明军与穿戴木屐的倭寇比拟,行动很不便利,俞大猷心生一计,将刀改成平直不开刃,将枪杆由圆形改成扁担型,行军时,能够将盔甲和粮草挂在刀枪两端挑在肩上,节流体力;到两军对阵时,再穿上盔甲,拿着刀枪和倭寇作战。厥后颠末渐渐演变,刀枪逐步合一,刀鞘用硬木制成,就变成了现在的‘扁担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