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3页/共3页]
阡陌谨慎道,“无字,却想冒昧问一事。”
郑姬亲身捧来水盆,奉养楚王摄衽洗漱。
“哦?”
“大王返来了。”蔡姬笑盈盈。
楚王听蔡姬如此说,叮咛小臣符道,“赐郑姬瑗一双,帛三匹。”
还真的是……阡陌内心最后的一点不肯定,终究开释。她望着伍举,目光闪动,“听闻,大王沉湎声色,大夫以鸟相喻,大王因而悟而抖擞。”
蔡姬笑笑,道,“蔡侯还是太子时,曾来使楚。彼时我与他相见,听他提及此事,还听闻他说有一女,与大王年纪相差不过几岁,故而记得清楚。”
蔡庄侯客岁薨逝,太子申继位为新君。归旬客岁曾经来过,行聘问之礼,向楚国通报新君继位之事,以继两国之好。蔡姬与新任蔡侯是姑侄,与楚王也算有亲,楚王亲身访问归旬,聘享告庙。
楚王白日里返来,一向顾着朝堂之事,未曾拜见母亲。现在蔡姬来催,楚王也只得前去。车马在宫门前停下,只见烛燎照得敞亮,宫人早已迎候,见楚王来到,纷繁施礼。
蔡姬看楚王的神采,晓得这个儿子心中已有计算,亦不再多言。
腿很不舒畅,阡陌不风俗像这个期间的人那样跪坐,没多久,就感觉两腿发痹。四周无人,她时不时地换姿式,偶然把腿盘着,偶然干脆伸开。
而后,晋国因蔡庄侯曾经拒往新城缔盟,出兵伐蔡,围了都城。最后蔡侯乞和,晋军方才出兵返国。此事以后,蔡侯深恨晋国,更加向楚。归旬此番前来,亦是向楚王示好。
蔡姬命寺人呈来羹汤,与楚王共进宵夜。
“前些日子老妇不适,郑姬日夜奉养,甚是辛苦。”蔡姬在上首道。
话题谈开,母子二人皆是和乐。
时候不早,归旬不敢多加打搅,扳谈一番,即告别而去。
伍举昂首,点头,“何事?”
“大王,”蔡姬道,“归大夫数日前便到了郢,何如大王一向不在,便只好陪我这老妇解闷。”
伍举放下简册,未几,又被中间的牍片吸引,看了看,讶然。
看到她惊奇的目光,伍举道,“我也有些简册未阅完,恰好可再看看。”
“若敖氏根底深厚,冒然震惊,则易伤国本,大王切莫心急才是。”
“拜见母亲。”楚王上前施礼,蔡姬将他扶起,将他看了看,道,“吾闻大王东巡宝穴,但是辛苦了。”
此事,始作俑者,皆若敖氏之人。楚王新继位即遇此大变,经历磨难,更加深省。
“恰是。”他答道,“我名举,字仲擎。”
阡陌起家,与他隔案坐下,将简册上的字指给他看,讪然道,“这些字,我都不识得。”
阡陌道,“大王要我治病,我眼下无事,便来藏室看一看。”
归旬大喜,连声告谢。
“恰是。”楚王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