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寺庙[第1页/共2页]
徐纪文不过是跟着出来散散心。那****托了李光凡的笔给家中大哥写的信,早已得了覆信。无法忠勤伯府还在吴王的监督之下,连信里都只能隐晦的说上几句切口,更别说回京了。有了通信,好歹安抚了家中的父母兄弟。徐纪文能够设想,大哥当时接了信定是又惊又喜,连声骂上几句小畜牲,跑去奉告爹娘。娘也定会喜得泪流满面,嘴里阿弥陀佛的念着。
元姐倒是把各处转了一遍了,只是还不去见了二舅母,让她有些焦急。师父在前讲着,她在前面偷偷扯了韩先生的衣袖。韩先生转头看她,见她面露急色,心下了然,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韩先生带了元姐,按着浅显人家进香的路程,跟了寺里的师父前行。韩先生早就在寺里安排妥贴了,当下不慌不忙,陪着元姐听徒弟讲经。这位师父并没讲很长时候,接着便领了二人去请香,以后穿过院子进入了大雄宝殿。
话说徐纪文是随了李光凡来的承恩寺。李光凡与徐纪文春秋相仿,已年满十六岁,李家乃是书香家世,并不要求子孙早早的开枝散叶,多是让他们专于读书。不过如许的春秋,即便是不结婚也该相看起来了。本日,李光凡的娘,也就是李家二夫人专门带了李光凡来相看小娘子。
“师父且留步,刚才面见佛祖,感悟颇深,不如坐下深思一二?”韩先生顿了脚步,含笑问道。
“烦请师父带路。”韩先生当即应了。
可他转念一想,本身都身份不明,说不定韩家也别有乾坤。他还记得年前与韩先生的一叙,韩先生虽作随便状,可问他天下之事,却到处问到点上。徐纪文想到这,头皮一紧,从速回想本身有没有暴露马脚,但是转眼又想到,如果韩先生针对了他,怕是早就没了命,因而放下心来。
进过香,清算了衣摆,舅甥二人退出大殿。到殿门口回身的时候,元姐与一人擦肩而过。如许衣角之间的触碰,元姐当然不放在心上,还是跟了寺里的师父明白这近千年的古刹风采。
“如此甚好,施主与佛有缘,不如在寺中小住,参悟更深。”听到韩先生如此说,师父知他们不欲当即下山,当下邀他们住下。
大雄宝殿殿面宽广,重檐叠拱,英姿出色。元姐跪在泥塑金饰的毗卢遮那佛前,想起本身早亡的父母,不由眼眶潮湿,只她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当下虔诚的参拜了大佛,保佑爹娘来生顺利,再不骨肉分离,又祷告外祖一家安然康泰,事事顺心。韩先生也是参拜了的,舅甥二人所求相差无几,只韩先生还求了一句“夙起光亮正大的站在人前”。
佛祖立在高高的五朵山上,笑看人间众生万象。
但是跟她擦肩的那小我却心中翻滚起来。
徐纪文打了个手势,二人避过人前,那小厮行了个礼,从速道:“徐爷,我们家五爷说六爷上山来了,不若您先下山吧,别被六爷撞见。”
那女人恰是元姐,徐纪文认出了她。他当然不晓得韩家时来运转的事情,见二人穿着讲求,只感觉奇特。
韩先生带着甥女来承恩寺进香,天然不会穿的多华贵,可他们也算是县里有些脸面的人家了,穿的素净是一回事,服饰的讲究又是另一回事。如许的细节当然被徐纪文捕获到了,以是他才心生疑虑。
韩先生舅甥二人此番是走了水路去承恩寺的。元姐自是不记得本身坐过船的,到了船上只感觉各处新奇,且她并无晕船之症,只这一个多时候的水路让她意犹未尽。一行人自茨河下了船,转了马车往山上去。其间山路崎岖,一番翻山越岭才到了庙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