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6章 漯馀水(3)[第1页/共3页]

浿水

晋永嘉三年,涸。小辽水又迳辽队县,入大辽水。司马宣王之平辽东也,斩公孙渊于斯水之上者也。

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王莽之长说也。屈而西南流,迳襄平县故城西。秦始皇二十五年灭燕,置辽东郡,治此。汉高帝八年,封纪通为侯国,王莽之昌平也,故平州治。又南迳辽队县故城西,王莽改名之曰顺睦也。公孙渊遣将军毕衍拒司马懿于辽队,便是处也。辽水又南历县,有小辽水,其流注之也。

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貍,超上王车轭上。狮子将至,此兽便跳上狮子头上,狮子即伏不敢起,因而遂杀之,得狮子而还。未至洛阳四十里,洛中鸡狗皆无鸣吠者也。其水又东北入广城县,东注白狼水。白狼水北迳白狼县故城东,王莽改名伏狄。白狼水又东,方城川水注之。水发源西南山下,东流,北屈迳一故城西,世谓之雀目城。东屈迳方城北,东入白狼水。白狼水又东北,迳昌黎县故城西。

大辽水出塞外卫白平山,东南入塞,过辽东襄平县西。

乱流南会新河,南注于海。《地理志》曰:封大水于海阳县南入海。新河又东出海阳县,与缓虚水会。水出新安平县东北,世谓之大笼川,东南流迳令支城西,西南流与新河合,南流注于海。《地理志》曰:缓虚水与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东与素河会,谓之白水口。水出令支县之蓝山,南合新河;又东南入海。新河又东至九濄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东迳海阳县故城南,汉高祖六年,封摇毋馀为侯国,《魏地盘记》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者也。新河又东,与净水会,水出海阳县,东南流迳海阳城东,又南合新河,又南流一十许里,西入九濄,注海。新河东绝净水,又东,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新河又东,左迤为北阳孤淀,淀水右绝新河,南注海。新河又东会于濡。濡水又东南至累县碣石山。

又东过安市县西南,入于海。

濡水自孤竹城东南,迳西乡北,瓠沟水注之。水出城东南,东流注濡水。濡水又迳牧城南,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之小濡水也。东迳乐安亭北,东南入海。濡水东南流,迳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渎自雍奴县承鲍邱水,东出,谓之盐关隘。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也,世谓之新河矣。陈寿《魏志》云,以通河海也。新河又东北,绝庚水,又东北出,迳右北平,绝巨梁之水,又东北迳昌县故城北,王莽之淑武也。新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渎东南入海。新河自枝渠东出,合封大水,谓之交换口。水出新安平县,西南流迳新安平县故城西,《地理志》辽西之属县也。又东南流,龙鲜水注之。水出县西北,世谓之马头水,二源俱导,南合一川,东流注封大水。《地理志》曰:龙鲜水东入封大水者也。

又东南过房县西。

小辽水

未至柳城二百里,尚与蹋顿将数万骑逆战。公登白狼山,望柳城,卒与虏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虏众大崩,斩蹋顿,胡汉降者二十万口。《豪杰记》曰:曹操因而击马鞍,于顿时作十片,即于此也。《博物志》曰:魏武于顿时逢狮子,使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健儿数百人击之。狮子哮呼奋越,摆布咸惊。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