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8章 易水(1)[第2页/共4页]

又东左会一水。水出中山城北,郎山阜下,亦谓之唐水也。然于城非西北,俗别名之为雹水,又兼二名焉。西南流入滱,并所未详,盖传疑耳。

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与樊石山川合。水源西出广昌县之樊石山,东流迳覆釜山下,东流注于易水。

易水又东迳孔山北,山下钟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煹。火寻沙,入穴里许,渡一水,潜畅通注,其深可涉。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于疑路,必有历记。返者乃寻孔以自达矣。上又有大孔,豁达敞开,故以孔山为名也。其水又东,迳西故安城南,即阎乡城也。历送荆陉北,耆旧云,燕丹饯荆轲於此,因此名焉。世代已远,非所详也。遗名旧传,不容不诠,庶广先人传闻之听。

又东迳灵邱县故城南。应劭曰,赵武灵王葬其东南二十里,故县氏之。县古属代,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臧旻上请别属也。瓒注《地理志》曰:灵邱之号,在武灵王之前矣。又按司马迁《史记》,赵敬侯二年,败齐于灵邱,则名不因武灵王事,如瓒《注》。

滱水又屈而东,合两岭溪水,水出恒山北阜,东北流历两岭间。北岭虽层陵云举,犹不若南峦峭秀。自水南步远峰,石磴逶迤,沿途九曲。历睇诸山,咸为劣矣。抑亦羊肠、邛来之类者也。齐、宋通和,路出其间。其水东北流,注于滱水。

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迳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分歧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故居,世觉得五大夫城,即此。潘岳《赞》云:五王在中,庞葛持续者也。

《经》书水之所历,沿次注海也。

汉文帝封丞相申屠嘉为侯国。城东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诱云,易水迳故安城南外东流,即斯水也。诱是涿人,事经明证。今水被城东南隅。世又谓易水为故安河。武阳盖燕昭王之所城也,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故傅逮《述游赋》曰:出北蓟,历良乡,登金台,观武阳,两城辽廓,旧迹冥茫,盖谓是处也。易水东流而出于范阳。

滱水西流,又南转东屈,迳北海王详之石碣南,《御射碑》石柱北,而南流也。

易水又东,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南流迳五公城西,屈迳其城南。

滱水又东,迳左人城南。应劭曰,中人城西北四十里,县有雹水,亦或谓之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疑即《隧道记》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谓当中山城,以城中有山之水,因复谓之为广唐城也。《中山记》觉得中人城,又觉得鼓聚,殊为乖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中山郡治。京相璠曰:今中山望都东二十里,有故中人城。望都城东有一城,名尧姑城,本无中人之传,璠或觉得中人,所未详也。《中山记》所言中人者,城东去望都故城一十馀里,二十里则减,但苦其不东。观夫异说,咸为爽矣。今此城于卢奴城北如西六十里。城之西北,根源所导,西迳狼山北。郎,唐音读近,实兼唐水之称。西流历左人亭,注滱水。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