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汗庭[第2页/共2页]
李恪坐在马车中,听着车外欢畅的歌声,却没有半点兴趣。
对于温彦博,李恪也不敢拉拢之意显得过分,只是稍稍又扳话了几句,赠了些川资银两,便又接着出发北上了。
李恪点了点头,不见喜怒地淡淡回道:“可汗故意,李恪谢过。”
颉利之言,狷狂已极,颉利身边的各部将领闻言,也只是纷繁奖饰,无一人敢提出半点贰言,仿佛就真的如颉利所言普通,突厥雄师已经横行天下,海内无匹了。
面前的上万顶大帐,恐怕就是颉利最大的本钱了。
李恪不知颉利为何会这么问,莫非是动了杀心,要为他折算寿数不成?
颉利扬声笑道:“康苏密,你未免也太难为他了吧,他一个连软弓都拉不开的黄口孺子能看出甚么来。更何况,渭水一战已足以证明统统,两国高低何必再另做比对,哈哈哈!”
“八岁,八岁。”
颉利的反应一下子出乎了诸人的料想,他们本觉得颉利会雷霆大怒,成果没想到竟这般轻飘飘地带了畴昔。
李恪回道:“大帐之多如星罗云布,气势恢宏,可谓奇景。”
李恪冷眼面前的一幕,脑海中却只想起八个字:“鲜花招锦,烈火烹油。”
自突厥建国雄主,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将汗帐定于金山,至今已近百年,突厥人虽是游牧,不营城池,但百年的堆集已让金山下的汗帐极具范围,李恪纵眼望去,怕是不下万顶,并且这还是只是李恪所见的南麓一侧。
李恪看着颉利的反应,心中也不由感慨。
所谓君辱臣死,为将者更是如此。在李恪的身后,听了颉利的话,苏定方的神采已经赤红,大有回斥颉利之意。
温彦博乃热诚君子,天然没有李恪这般多的计算,李恪的话倒实在是被温彦博听进内心,当了真。
更何况,此次颉利还是满载而归,带着堆积如山的珠宝和粮食返来,突厥百姓的热忱便更加高涨了。
李恪面子上对颉利的话不置可否,只是低着头,往前策马而去,约摸又过了一炷香的工夫,耳边的喝彩声已经更加地麋集,人流也垂垂稠密,李恪抬眼望去,被深深的震惊到了。
若非颉利亲信赵德言事前有言,现在草原各部渐不平突厥之治者,在突厥全然安定草原,威压各部之前,不宜与大唐结成死敌,颉利恨不得将李恪捆在顿时,耀武扬威地归去了。
待突厥雄师间隔金山汗庭另有十余里的时候,已有很多突厥牧民来往驱逐,骑着牛马,环绕着突厥雄师高唱班师之歌。
“这便是我突厥汗庭地点,质子觉得如何?”颉利指着面前的汗庭问道。
李恪虽是质子,颉利对他不甚正视,但李恪倒是实打实的大唐皇子,自幼养尊处优,也算是很有见地了,绝非突厥部落那些土包子可比。就连李恪都为突厥汗帐的范围所讶异,颉利内心自是欢畅,亦觉面上有光。
李恪对温彦博所言,听着倒是慷慨激昂,可话中却有很多本身的算计与考量,却也并非全然出自一片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