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2页/共2页]
此时,痕香院里正自温馨着,青芜捧着一管紫竹玉箫,轻手重脚地走进了西梢间里,将玉箫谨慎地悬在了墙上。
他怀着说不出是如何的情感,从墙的那边又跃回至杏林深处,拣了一根树枝悄悄坐下,看着漫天如雪的落英,听着那凄婉而又缠绵的箫曲,脑海中垂垂闪现出了一张斑斓且忧愁的脸庞。
这斑斓的妇人分开人间时,正值一年中最酷寒的季候。没有如雪的杏花为她相送,亦没有温软的东风装点她凄清的眉眼。她乃至都未曾撑到见他最后一面,便孤傲地闭上了双眼。
傅珺浅浅一笑,眸中掠过一丝黯然。
这约莫是傅珺有生以来奏得最好的一次箫曲。若柳夫子在此,只怕会喜得连声说好,为本身这些年的辛苦未曾白废而感到欢乐。
刘筠洒然一笑,缓缓隧道:“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般诗情画意,想来也只要于江南烟水间方能明白一二。本日得闻此曲已然足矣,又何必多此一举?”说罢摇了点头,独自向前走去。
在来灵岩寺之前,她接到了傅庚写来的一封信,信上说他将于四月尾携眷出发回京,就任督察院左副都御使一职。届时傅珺亦需与他一同回到都城金陵,回到平南侯府。(未完待续)
一曲奏罢,傅珺倒是有些累了,便坐在窗前的扶手椅上歇息,耳入耳得青蔓还在咭咭呱呱地说着甚么,心中生出几分淡淡的不舍。
阿渊悄无声气地在树上纵跃了几次,来到青砖墙外,公然便瞧见了在银杏树下奏箫的韶龄女子。
不知为甚么。阿渊便对这箫声有了几分迷恋。
斯人已逝,芳魂远去,傅珺在这世上最亲的人,就此渺渺于尘凡的彼端,再也不能相逢。而她本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她也只是一缕异世的孤魂,独安闲这异时空的大汉朝流落,始终也找不到归属感。
何靖边动了动嘴唇,想要说些甚么,但是再一转念,却终是一语未发,只沉默地跟着刘筠走出了杏林。
方才一阵风过,将墙外的杏花拂进了几片过来,不知为何,她俄然便怅惘了起来。
但是,那箫声此时又飘了过来,悲惨的,凄惨的。却又奇特地带着一丝苍茫的暖和,安抚着贰心头的愤激与悲惨。
阿渊的内心顿时涌上了一丝情感,说不清、道不明。只感觉,曾经的小豆丁在光阴中已然变更了模样,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陌生而又斑斓,与他影象中阿谁声音稚嫩的小小女孩,倒是相去甚远了。
他俄然便记起,本年恰是他的娘亲离世五年整。而他竟是健忘了为娘亲办一场法事。
阿渊的手不由自主握成了拳头。
如许温馨的日子今后只怕不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