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1页/共2页]
每天凌晨起床后,简朴地用了朝食,傅珺便会先在院子里散一会步,权做消食并熬炼身材。
仲春月朔的凌晨,傅珺带着沈妈妈等人,撑着油伞、踏着微雨。在满天下的清寂中悄悄出了府,由王晋护送着去了灵岩寺。
当真说来,姑苏城外的这座名山,傅珺两世里加起来还是头一次来。虽是为了王氏的法事而来,让她表情有些郁郁,但在见了山间早绿的草木,以及山寺附近的两汪碧波以后,傅珺亦有种心神一朗的感受,倒将之前的愁闷扫去了一些。
那知客僧长年欢迎官员贵妇,对姑苏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知之极详,晓得傅珺身份不俗,自是不敢怠慢。一起上恭恭敬敬的,直接便将她们带入了寺后一间极洁净的院子,便见机地退了下去。
此时虽还是春寒料峭,那杏花却已经次第盛开了,微甜的花香携着雨水的气味,丝丝缕缕飘过院墙,让全部院子也感染上了淡淡的香气。
傅珺打起精力应了声是,便带着沈妈妈等人进了院中。
东风细细,不过拂了几日,便将那残留的雪痕拂得干清干净。迎春花像是一夜之间长出来似的,星星点点,缀满了墙角与阶边,瞧来别是一番野趣。
不过王家比来忙着王昭的婚事,这祭礼与婚事撞在一处,倒是有些不大吉利的。再者府里也匀不出那么多的人手来筹办这事,宋夫人亦是精力不济。至于任氏,则是因劳累过分而累倒了,过完年后便一向没大好。老是病恹恹的。自是更不能劳烦她了。
许是分开了知府大院儿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女人们的原因,傅珺觉着,灵岩寺的日子虽孤单了些,却也少了很多噜苏烦恼。
因宋夫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不但长年茹素,且每年佛诞日皆要去灵岩寺上香,在寺中小住数日,与寺中的方丈明通法师极是熟谙。是以,在傅珺去之前,宋夫人便已派人给明通法师递了信儿,傅珺这一行人来到寺中以后,是遭到了清场欢迎的高规格报酬的。
小宋氏是个极有眼色的,这时候便也不过来相扰,只闲时偶尔陪着宋夫人说说话,把那王昭的婚事与她那夫君袁恪夸了又夸,将宋夫人引得非常欢乐。
灵岩寺位于姑苏城外的灵岩山上,东临洞庭湖。背依采香泾,又有琴台石、琉璃塔、日月井、洗砚池、无量钟楼等诸多名胜。风水极佳,香火亦非常畅旺。
而在院子中间则是一方小小的天井,地上铺着石子甬路,植着几树梅花,正房西梢间儿的前头另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此时那树上还只是一层毛茸茸的浅绿,瞧来却也非常喜人。
本年是王氏逝去五年整。依着大汉朝的民风。本年的祭礼算是一个大祭,需得做一场*事才行。
午餐后稍事安息,未初再往大殿上香祭拜,未正持续抄经至申正时分,那以后才气真正地歇息一会。傅珺还是会沿着院子走上几圈,活动活动筋骨。(未完待续)
元和十五年便在忙繁忙碌中悄悄畴昔了,不过一个转眼,元和十六年的春季已近在面前。
闻听此言,傅珺便想起这还是她提及来的,让涉江在小库房里挑两样合适的礼品,送给王昭做结婚礼品。因而傅珺便笑道:“趁着这时候有空儿,将东西拿过来我瞧瞧吧。”
那袁恪家道贫寒,不肯以豪门士子之身委曲了王昭,便发誓秋闱高中以后再论婚嫁。现在袁恪得偿所愿,王昭的婚事便也提上了日程,王襄对这头婚事亦极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