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页/共2页]
王晋放下茶盏,自袖中取出两封手札,将此中一封呈予王襄道:“傅大人来信了。”自王氏毕命后,王晋对傅庚的称呼便成了傅大人,那一声“姐夫”倒是不管如何也叫不出口了。
除此以外。院子的西边便是半坡杂草,因无人打理,显得非常芜乱。王襄常自谓“性芜荒废”,因此那半坡杂草便被他特地留了下来。始终不叫人肃除,谓之“其芜似己”。而王襄之生性阔达。行事不拘末节,由这院子便可见一斑。
王晋便捺下满腔的心机,笑道:“多谢父亲,本日倒是扰了父亲一顿好茶。”
对于王氏的逝去,王晋一向没法放心。他始终感觉是傅庚没有照顾好姐姐,才致令王氏年纪轻简便即病逝,不但留下了幼小的外甥女,更是一尸两命,连个嗣子亦未留下。是以,对于傅庚此次轻下陂县,他是非常反对的。
毕竟,她出来一趟也不轻易。三进院儿已经是她能走动的最大范围了,还不好常去。宋夫人于端方礼节上是个非常板正的人,若去得勤了,就算宋夫人不说甚么,那小宋氏的一张嘴可碎得很,没的又是一场是非。
走进门中,面前是一方非常宽广的天井,比王晋住的玄机室大了一倍不足。院子里植着一株高大的槐树,此克日/合法头。金色的阳光滤过稠密的枝叶。在青砖地上落下整齐的树影。东边的院墙上探进几朵淡白的荼蘼,在风里兀自摇摆着,越显得这院中的清幽。
那棋考是个面色黄瘦的青年,现在端坐于曲水纹红泥风炉之前,眸清神静,倒很有几分气韵在。
他袖着信,神情郁郁境地太小桥,穿过一片假山林立的小松林,径到了玄圃的院门前。那廊下立着的小厮一见王晋,立即殷勤地迎上前去笑着号召道:“二爷好。老太爷正在房里呢。”
王晋的面上便暴露一丝忧色来,道:“那陂县乃是水患最重之处,他去了那边岂不是以身涉险?怎就不念着棠姐儿一些?”说到厥后,语气中已有几分抱怨之意。
王襄怜其出身,又见其颇识得两个字,一手茶艺更是超卓,便将他留在了身边,现下已经成了长随。偶尔王襄来了兴趣,便会叫棋考煎上一盏茶,怡然自赏、非常称心,却很罕用来接待旁人。以是王晋才会有“扰了一顿好茶”之语。
王晋含笑不语,只看着耳室中棋考的行动。
却见棋考已研好茶末,又自那架竹具列上一一取下煎茶之物,轻抬手腕,将一注泉水倒入螭头铫中,又将两只玳瑁茶盏置于案边,盏下各有一只细瓷茶托。待那风炉上的汤水微沸,他便启开盖子,只见水中鱼眼沸腾,棋考伎俩纯熟地以熟盂置水于其间,其一扬一止,行动非常洒然。
王襄站起家来展了展衣袖,笑着道:“你晓得便好。等闲我也不叫棋考煎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