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1页/共2页]
只是,这一等却又要些时候。总在宫门前站着也不好。被人瞧见了,少不了又是一顿口舌。想至此,傅庚便有些踌躇。
“殿下。”傅庚已经拱手见礼。
傅珺清楚地记得关于他的事情,那是傅庚与王氏闲谈时偶尔落入她耳中的。
傅庚低头看去。却见自家胖闺女眯着眼睛,笑盈盈隧道:“爹,我们找个茶社坐坐吧,前头便是朱雀大街。那街上有好些茶社呢。听三哥说里头有平话的,可好玩儿了,爹带我去吧好不好?”
傅庚笑道:“此案得破,我们棠姐儿功绩最大。不过此处不好细说,待回家了爹再说给你听吧。”说罢便向傅珺头上轻拍了拍。
大汉朝只要少数几个可称“殿下”的皇族,一为太子,另一个便是——英王。是当今圣上最小的,亦是至今还存活的独一的亲兄弟。
汲泉道:“回爷的话,都走了。那守门的将军说,老太太是被人搀出来的,看着似是身子不适。那车夫慌手慌脚地赶了车便走了。”
待离得宫门远了些,傅珺便抬头问傅庚道:“女儿想问问爹,那唐伯伯家的孩子是如何找着的?”
那他便应当叫刘筠,而不是所谓的“文友”。他是先帝爷最小的儿子,生母乃是一名宫人,出身良民、家世浅显,是以,刘筠身后无一助力。
傅庚不由笑了起来,拉着傅珺拐过了一个弯,便到了一处小广场。此处乃是朝臣上朝泊车上马之处,此时早过了下朝时候,是以便没甚么人,显得有些空旷。
中间的傅庚也暗自出了口气,他想的倒是:怪不得圣上本日催着他们早早分开,想是应在这一处。
傅珺跟着傅庚方行至广场中间,蓦地身后传来一阵车轮声响,随后一个熟谙的声音带着笑意问道:“前头但是傅编修?”
因经常出入承明殿,傅庚对这一起非常熟谙,为免生是非,便专挑无人且温馨的近路走,未几时便带着傅珺他们来了宫门以外。
“不必多礼。”刘筠的声音一如往昔,降落而又富于磁性。
当这个声声响起时,在傅珺脑海中呈现的,是浓浓夜色中羊角灯笼披收回的柔光,是那一声降落的“别怕”,是那只暖和的手悄悄抚过她的发顶。
傅珺点头道:“好,等回了家爹就跟我说,可别忘了。”完了又将脑袋朝上顶了顶道:“爹又来拍人家的头,都说了会变笨的。”
如果傅庚单身在此,自可骑马归去,或是车马行里雇辆车也行。可现下他闺女还在这儿呢,莫非叫侯府的女人坐车马行的车回府?平南侯府丢得起这小我,傅庚却舍不得叫女儿受这个气,宁肯回府取辆车返来。
傅珺顷刻间停下了脚步。
傅珺未敢多看,便拐入路中,耳听得身后飘来“德妃娘娘驾到”的声音。她非常光荣分开得及时,若再晚一些,只怕就要与这位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的当朝第一妃撞上了,到时候不免又是一场费事。
刘筠回京后不久,先帝爷驾崩,在京中运营多年的二皇子刘简——也就是当今圣上——顺理成章荣登大宝,而刘筠则一向长驻金陵。
传闻,这幢宅邸本来住着的是刘筠的三哥宁王。宁王因罪被贬,病故于前去封地的路上,这幢宅邸便空了出来,变成了现在的英王府。现在的英王府中,不但住着刘筠的正妃,亦稀有位侧妃与无数仙颜的妾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