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6章 (6)[第3页/共5页]

佛告阿难。如来本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比方而得开悟 无智之人。纵喻难懂。故举智者因喻开悟 二正例

二且约无拳。例其无见二。一约无拳以例问二。一舌语

由汝无始至于此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之妄图。能损法身。能伤慧命。功德法财由之丧失。名之为贼。迷而不识。以为真常。将谓嫡生。欲期嗣世。反遭破丧。历劫贫困。故失元常。受轮转也。故下文云。睧扰扰相觉得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以内。不知色身外洎江山虚空大地咸是妙明至心中物弃之大海。唯认浮沤。迷中倍人。真不幸愍 二显现至心者。至心之体本周法界。非妄非真。绝言离相。能摄统统人间出人间法。然具三大。通二门。若约真如门显此心者。则亡因果。绝染净。口谈辞丧。心缘虑亡。没法可破。没法可会。此则唯显体大义也。若就生灭门显此心者。则彰染净。明体用。显真妄。论因果。有修有证。或破或会。如此显现。皆为随顺入于真如。真如之体即一心也。一心真如及生灭相无二无别。即三明一。即一论三。故得治生财产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已界佛界众生亦然。今之所显至心相者。依生灭门破妄显也。然破会之相。诸经论中具有此二。盖随执心轻重。根无益钝。乘有顿渐。教分权实。若执重根钝。理须破斥。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根性调柔妄情轻浮。指相即性。统统皆如。犹良马见鞭影动即正。今经先破。后会。俾轻重二执皆尽。利钝两根俱入。如此段经。即明心能生法自性元常。分歧前尘别离影事。但随境转体是无常。下经又明。见与见缘。本无统统。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此则先令明识真妄。后令了妄即真。洎乎开悟无妄可了。即云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维摩法华皆有此意。如调马善医适时御物。在坐根性既殊。说者理须兼二。如来善巧。妙达机会。文二。一阿难伸疑二。一别叙疑三。一发心修行疑

离此觉知更无统统。云何如来讲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迷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 不了正因体遍通情无情。但执修谤之心。便见土木无性。洎被呵责此非汝心。由不早辨。遂至惊怖。然阿难岂谓不知。直为季世多作此计。用妄心便是佛心。惑者既群。卒难贯穿。故再三疑问。请为开示也 二如来正显二。一约现法随缘以显心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说食不饱喻也。前法后喻。合之可知。夫修行者。必须内补缀观外援多闻。如人有目日光亮照见各种色。若偏笔墨不习观门。说食何异。故大论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比方大暗中有目无所睹。多闻无聪明。亦不知实相。比方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聪明。是所说应受。无闻无聪明。比方人身牛 二述迷求解

立即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 前光从口。此光从胸者。前文从说显心。此文从心发见。万字者。表无漏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便是吉利胜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乐。则天长命二年。权制此字。安于天枢。其形如此。卍音为万字。佛胸前有此之形。然八种相中。此当第一。谓吉利万德之所集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