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第3页/共5页]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一)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二)
二十四恐惧。有难必济。有危必救。可骇获安总号恐惧。大悲为体 文三。一标举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内德不充外用不起。以金刚三昧熏本四无量心。由斯果证。实德现前。故成四事俱不思议无作而现 二列释四。一现形说法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耳根圆通五根总摄。称可诸佛。说证皆同。及大菩萨阿罗汉者。即前二十五圣说圆通人。印说皆是不过圆通。故放宝光流灌其顶。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号圆通。彼我同畅。智周万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网圆张大教也 二大众蒙益
因而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后成道便利。皆言修习实在圆通。彼等修行实无好坏前后不同 修行之要入实为期。今皆获证。故无好坏。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后不同。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无前后之不同耳 二应根令拣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严孺子。宴晦清斋。闻香入鼻。观此无生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尘气既灭。妙香密圆。今此拣云。香之一法合有离无。既非其常。未为圆观 四味境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人间。不坏天下能遍十方。扶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出世福德聪明之男 融通形碍。旋复真闻。以是不动道场涉出天下。身无穷量遍至十方。绍继法王种姓不竭。由三昧力福慧具故。应求男者皆无虚愿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忧?众生观其音声即得摆脱 由我不观所听音声但观闻性。音声自寂。闻相无生。尘境不拘。天然摆脱。自既如是。故令十方统统众生闻我音声即得度苦 二遭难消厄三。一三灾恶国难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开。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此叙德本也。闻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绝待故。故云妙妙。非粗曰精离相曰遗。一根既返六根咸脱。故不分开成一宝觉。以下所现云
故我能现浩繁妙容。能说无边奥妙神咒 标也。妙容多现。不成以形量拘。秘咒无边。不成以言说取。此则由三昧力熏本慈无量心。现各种形。说各种咒。令诸见闻获其妙乐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律其成绩。若诸非人无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律其成绩 人身可贵。见佛受化。非天之着乐余之多苦。故乐修也。无形有色蕴。以下休咎夺目等。无形无色蕴。以下空散低沉等。有想有四蕴。以下鬼神精灵等。无想无四蕴。即下精力化为土木金石等。此上皆非人也。斯则形想杂类蠢物皆沾。必一其身。乘机即化 三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