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章 (1)[第2页/共5页]

佛顶首楞严  大觉如来藏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惟净。谨上书于中丞中间。近蒙以 新制首楞严经疏序。特赐 宠示者。鸿儒大士嘉赞宝乘。浅学缁流叨窥法句。身心适悦。种智增明。顶奉依归不任光荣。窃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者。菩萨行门。诸佛心印。开有为即尘沙妙用。归无相即法界真源。不有不空。绝名相于言[(ㄇ@人)/弟]以外。现因示果。分阶位于神化当中。境不碍心。惑不碍智。七大之性大无所待。八还之法还无所从。以是了真如心。息虚妄本。起便利慧。宣奥妙言。万法以之圆融。诸佛以之安闲。入不二之二谛。悟不空之三空。伟矣真宗不成思议。聿有高士。著作疏章。焕决秘诠。简谈佛旨。恭维 中丞入佛知见。解法人缘。学佛修行。袪拂有空之病。宣法性相。融明起灭之端。为护法城。作不请友。高制序引。恢阐教乘。永代作程。长冥示炬。惟净。夙承道顾。忝玩奇文。佩带恩私不任抃跃。不宣惟净顿首

常辟大慈门  救摄众生者

长水沙门子璇集

将释此经。十门别离。一教启事缘。二藏乘分摄。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所诠宗趣。七教迹前后。八传译时年。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

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玉毫而应世。观四生之刻苦也。惠济庶物。愍群机之未悟也。力垂善诱。因而。俯仰至理。述宣微言。辟大慈之门。廓真如之海。觉得。统统诸法。唯依妄念而起。统统众生。不出人缘而有。乃知存亡轮转贪欲为本。修证常乐禅慧为宗。则斯经也。能够辩识诸魔幻灭七趣。谓止及观。修圆教妙明之心。发真归源。证上乘至极之说。懿其般剌译其义。房相笔其文。今 江吴释璇师。学问兼高。辩才无碍。以是典范。为时教于一代。分妙理于十门。功济大千。道传不二。瞪目合手以明妄。毁相泯心以会宗。信受则为世津梁。开悟则入佛知见。乃显经以住疏。因疏以明理。故能够开前疑而决后滞。披迷云而睹惠日。然后知色空无异同归实际。生佛靡殊不离方寸。随志抂外护。惭无内学。因获览阅。辄述序引。归依宝贝。幸精究于真诠。赞美佛乘。愿普沾于胜果者已

愿垂加护我  显说妙难思

四所被机宜者。依圆觉疏。略有二种。初料拣。后普收。初谓。乐闻名相以文为解者。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自恃天真轻厌进习者。刚强先闻担麻弃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后普收。统统众生皆有佛性。俱得闻之无不获益。谓宿种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种者亦皆熏成圆顿种性。如华严经食金刚喻。若约五性正被菩萨性。及不定性。兼为余性作远人缘。三聚当中。为正定聚令增妙行。为不定聚令修信心。为邪定人作远人缘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